提高党员修养是党的建设的永久性课题(3)

提高党员修养是党的建设的永久性课题(3)

——重温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三、《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产生的重要影响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篇重要著作诞生后,其核心观点就逐步体现到党的建设伟大实践之中,成为推动党的建设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在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员正是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认识和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等这些艰深的理论问题,并将其中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转换为改造自己和投身实践的思想指南的。很多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老同志都曾动情地回忆说:“一想起少奇同志,就会想起我们曾经熟读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是一本深入共产党员之心的书。我们这一代,谁没有受过它的熏陶和教育啊!”“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它曾教育了几代的共产党人,使他们真正从思想上入党,自觉地建立起共产主义的人生观,自觉地去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看到烈士的衣兜里也珍藏着《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为血迹所染红。这决不是偶然的,因为这本党的入门教科书,包含了马列主义真理,而真理是谁也扼杀不了的。”

在和平建设年代,焦裕禄等许多共产党员的楷模,也深受《修养》的影响和教育。他们也是通过反复阅读这篇著作来增强党性和宗旨意识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记载:“他死后,人们在他病榻的枕下,发现了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焦裕禄同志去世前对大女儿焦守凤说,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别的什么也没有……我留给你的,只有两本书(指《毛选》和《修养》),“你要好好读它,那里面会告诉你怎样工作,怎样做人,怎样生活。”焦裕禄同志在他42年短暂的一生中,用坚强的党性原则和人民公仆的本色,为党员干部改进作风、提高修养、做到“三严三实”,树立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榜样。

《修养》不仅对我们党的建设意义重大,在国际社会也产生很大影响。这篇著作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国外发行,被称为共产党的“东方圣经”。南非黑人领袖纳尔逊·曼德拉曾熟读《修养》。他在1990年3月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同志的一次谈话中说:“如果从个人修养来说,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在书中讲得句句在理,我从中受到极大的激励。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一旦认定追求的目标,就要不懈地奋斗,就会经受各种曲折考验,要在艰难甚至恶劣的境遇中求生存与发展。正是这种精神力量,使我坚定信心和斗志。”曼德拉在他的自传中还提到:“有一份我亲笔写下的文件手稿,题目是《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共产主义者》……这个文件的题目源自一位名叫刘少奇的中国理论家的著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