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瘦身”,四大非首都功能将被疏解(2)

北京“瘦身”,四大非首都功能将被疏解(2)

核心提示:一个城市的发展,包括教育医疗等在内的公共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还有中央的行政单位等都在北京进行功能叠加,这种多重功能的叠加造成北京尤其是中心城区拥挤不堪。要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一下子拿出一个标准不容易,先提出大方向和原则,而具体实施中哪些单位走或留存还要进一步取舍。

如何疏解非首都功能?“严”字当头,控增量疏存量

去年7月,北京市出台《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这个目录成为全国首个以治理“城市病”为目标的产业指导目录。

目录中包括全市都要禁止或限制的行业,如建材、造纸、纺织等一般制造业,燃煤发电,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也包括在四类功能区各自要限制的功能和产业。如核心区——东城区、西城区,在执行全市性管理措施的基础上,要严格禁止制造业、建筑业、批发业,禁止新建和扩建高等学校、大型医院等大型公建。

卢彦介绍,今年,目录按照从严、从紧的原则进行修订,全市层面受到禁限的行业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由32%提高至55%,城六区受到禁限的行业由42%提升至79%。

事实上,疏解工作早已开始。3月下旬,长安街东延长线,被称为“长安街最后一根烟囱”的国华北京热电厂关停全部燃煤机组,其供热、供电今后将由新建成的东北燃气热电中心替代。迄今为止,北京四大燃煤电厂已经关停了三个。

专家介绍,在历史上,北京在制造业方面形成了“大而全”产业体系。制造业39个大类中,北京市有35个,其中13个工业行业还存在比较突出的聚人多、占地多、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问题。北京市确定,到2017年退出1200家污染企业。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经退出865家。

“除了就地退出符合首都定位的项目,要转型升级一批,向外转移疏解一批。”赵弘表示,疏解有两方面:一是在北京行政区域范围内进行疏解,比如行政副中心建设、新城建设;另一方面是向北京的周边区域以及卫星城疏解,主要通过产业转移,把北京的一般性制造业等不具备优势的产业疏解到周边地区,通过平台对接形成功能合作。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