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三严三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的谆谆告诫,体现了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是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其根本在“修身”、关键在做事,包括“修心”、“养德”、“守志”和“尊道”四层境界。各级领导干部要从“知”上入手,深刻领会“三严三实”的新要求,内化于心,做到身强身正,讲究立身、立业、立言、立德,实现做人与做事的统一。
牢记“三严三实”,养成“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习惯
首先,践行“三严三实”,内化于心,贵在修身。“三严三实”体现了对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练和提升,体现了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的辩证统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深入学习,使“三严三实”入脑入心。针对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拟定专题,以需定学,把身心摆进去,通过采取个人自学、专家辅导、对照检查等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真正弄清楚为何“严”为何“实”、怎样做到“严”怎样做到“实”的问题。要把“三严三实”牢记在心,养成“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习惯,远离乌烟瘴气、污泥浊水,坚守心灵的高贵与纯净;要把上级精神具体化、把典型经验本地化、把基层创新理论化,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使“三严三实”成为自觉遵循的价值追求。
其次,践行“三严三实”,外化于行,关键在落实。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的成果贵在转化。践行“三严三实”,须从点滴做起,从“行”处落实,抓铁有痕。一是“行”在重细节。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小事体现责任,小事彰显精神。在工作实践中,党员干部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讲实话,干实事,切实杜绝华而不实的 “虚”,扫除弄虚作假的“浮”。 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三严三实”为标杆,在细节、细微处把工作做精做实。二是“行”在求实效。各级领导干部要用“严行”落“实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重视解决问题,着力解决实践中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带领群众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紧紧围绕改革重要领域,抓住改革关键环节,让改革动力充分迸发,让创新活力充分涌流,让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三是“行”在守底线。“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守住底线方能天地宽,律己才能凝聚民心,汇聚发展正能量。要时刻强化底线思维,注重多学多问多干事,慎言慎行慎交友,挡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要让“三严三实”成为各级领导干部修身做人、用权律己的基本遵循、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用机制规范权力运行,减少权力出轨机会
最后,践行“三严三实”,固化于制,重在建章立制。一是要建立完善制度,编好“笼子”。要在完善改进作风的制度常态化上出实招,扎紧扎密制度的“笼子”,更好地靠制度管住干部的行为,用机制规范权力的运行,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出轨、寻租的机会。严格制度执行,防止“闯关”,进一步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做到令行禁止,真正做到制度面前没有特权、不搞例外。严查违纪违法,做到“零容忍”。同时,也让外界进一步监督帮助党员干部修身律己,慎独慎微,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干部教育管理制度。要把“三严三实”纳入干部经常性教育管理体系,将其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使其成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要努力创造让各种“假大空”行为受到惩处、让“不老实”的人和事付出相应代价、让实在人老实人不吃亏的用人环境,形成能者上庸者下、踏实务实的氛围。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