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闻乐见形式 传递正能量

用喜闻乐见形式 传递正能量

摘要: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应多管齐下努力践行,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的日常行为规范。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精神,应多管齐下努力践行,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看得见、信得过、学得来的日常行为规范。 用榜样示范、志愿服务等形式提升社会成员文明素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通过实实在在的人、真真切切的事,先进典型对人民群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真正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各类媒体的宣传,着力突出先进典型的思想性,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贬斥的。注重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倡导从小事做起、在实处着手、往细处发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日常生活,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入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地方特色文化建设,融入志愿服务活动。

多用群众语言和身边故事感染人、启发人、教育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脚点是人。这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科学、艺术、体育、新闻、演艺等领域德才兼备的公众人物积极参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活动,形成示范效应。坚持突出主题、寓教于乐,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深入挖掘纪念馆、博物馆等蕴藏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增强核心价值观认同、凝聚价值共识。

点赞凡人善举,看似小事一桩,不过举手之劳,却是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有效办法。增强了人们的情感认同和实践自觉。社会是由众多平凡人、普通家庭组成的,平凡百姓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他们的言行举止是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凡人善举发端于百姓、植根于生活,亲切可感、真实可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代表性、最具说服力的鲜活典范,因而更容易感动人心、引发共鸣。在这些凡人善举中,有体现“好家训、好家风”的一言一行,有助人为乐、关心邻里的“平凡又不平凡”之事,把这些凡人善举挖掘出来,让其以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形式进入百姓视野、走进群众心灵,用凡人善举的暖流浸润人们的心灵。为凡人善举点赞,不仅仅是为好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称道喝彩,更重要的是在生产生活中确立道德标杆和价值取向,让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传递和凝聚正能量,引导每个公民见贤思齐,营造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和发展氛围。

通过宣传典型人物、挖掘凡人善举、开展形式多样等活动方式关注人、感染人、提升人。从细处着眼、从实处着力,在深入人心上下功夫,做到典型引领立体化、宣传阐释具象化、实践养成分众化、文化滋养生活化,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