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县委书记柴春:要从造血机制上彻底改变年年帮扶年年穷的状态。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县委书记柴春在访谈现场)
县委书记是直接面对基层群众的领导干部,也是心系群众为民造福“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环县是六盘山集中连片的特困县,小康程度实现不到60%,所以扶贫在我们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是最大的一个任务。
环县的扶贫开发从国家启动三西建设开始到现在有30多年的历史,但农民收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逐年拉大,这使我们感到对困难群众的现实难题不能仅仅停留在走访慰问送钱送粮上,要从造血机制上解决困难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在统筹兼顾方面弹好钢琴,彻底改变年年帮扶年年穷的状态。
主要抓3个方面:一个就是打通一个出路,彻底解决群众的行动难问题。第二个就是强化保障,抢抓支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机遇,全力解决好事水电房田的基本生活生产条件以及教育文化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工作。三是激活一个动力,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主体,千方百计动员群众,激发内层动力。
湖南省衡阳县委书记王洪斌:要营造发展优势来扬长避短。
(湖南省衡阳县委书记王洪斌在访谈现场)
目前我们衡阳县最大的问题是发展不够,我们中西部属于欠发展地区,普遍处在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无法完全摆脱对工业的依赖。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自身结构性矛盾的“倒逼”带来的很多困难,我们要营造发展优势来扬长避短。
第一实行科学规划,就是把我们这个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兴城、城市兴区、产城融合”的园区,完善它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措。
第二改变以往承接产业转移的惯例,招商引资按转型升级来进行,淘汰掉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项目,始终规划、生态效益优先原则,从招商引资环境把好关,实现优化转型升级,我们对西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未来非常有信心。
“做发展的开路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谈“干成事”
四川省射洪县委书记周新:在客观认识县情基础上,探索出适合射洪发展的“工业强县”之路。
(四川省射洪县委书记周新在访谈现场)
做发展的开路人,就是在客观认识射洪县情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射洪发展的“工业强县”之路。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射洪的经济运行态势总体上也进入了经济增速换挡期,面临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射洪确立了“工业强县、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六大强县行动”实现路径。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我们没有将国企一卖了之,而是能留下的尽量留下,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命,同时也解决了就业问题,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发展;探索“地企共建、以商招商”模式,形成射洪经济新的增长点;导以抓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三片三点两园”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园区;把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射洪县培育了4家上市公司,109户规上工业企业,以及82家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全县工业化率达到60.8%,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委书记鞠毅:发展生态经济的成效十分明显。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委书记鞠毅在访谈现场)
近些年来,我们着眼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自觉走向以生态经济为主线的转型发展之路,大力实施“南保水土,北御风沙,共建绿洲”的生态发展战略。对黑河沿岸的3.05万亩湿地、水面、荒滩和盐碱地进行了修复和改造,打造了以湿地新区,国家级湿地公园和大户外文化旅游风景区三部分组成的大户外生态新区。
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高台县的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财政收入比2011年提高了9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1年提高41%,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1年提高46.7%,小康实现程度达到78.86%。
湖南省宁乡县委书记谭小平:通过工业带动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湖南省宁乡县委书记谭小平在访谈现场)
县委书记要统筹兼顾,县一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最关键的是要善于调度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全县上下的共识,一门心思抓发展,建设家园。
宁乡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势头很好,在全国百强县中是前50名,一个很重要的模式是:“工业兴县、园区兴工、项目兴园”,一个地方还是要产业发展,产业中工业是主体,主要集中在园区。我来宁乡后提出要加快三大建设,其中首要是要加快“实力园区”建设,使园区成为县域经济的增长极,也使它成为整个宁乡地区发展的动力源。这样通过工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