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5日
民间关于飞来峰流传着两个故事。一个故事说,1600多年前一个印度高僧看到杭州灵隐寺对面山上的一座山峰奇险壮美,断言是从天外飞来,称其为飞来峰。飞来峰周边的佛教石窟造型各异,神奇莫测,为历代文人惊叹,苏东坡便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千古绝句。另一个故事则与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相关。相传有一天,济公看到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怕飞来的山峰砸死附近村民,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民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癫癫,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亲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可见,“飞来峰”虽然远观奇峻壮美,但突然飞来就是灾难一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用“飞来峰”的比喻来说明国家政治制度的设计和发展要立足中国实际,不能照抄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深刻道理,贴切生动,寓意深邃。这个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意义重大。
政治制度不能生搬硬套
政治制度本身是植根于民族和国家历史渊源的土壤之中的,是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集中表现形式。翻开世界各国的政治史,还没有哪一个国家通过生硬搬用别国的政治制度模式而成功发展的。这和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至理一样,“飞来峰”式的制度福祉也不会从天而降,给哪个国家的人民送来幸福吉祥。一种政治制度的生长,总是与社会土壤息息相关。离开了适宜的土壤,难免“橘生淮北则为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过去和现在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未来要继续茁壮成长,也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如果突然搬来“飞来峰”,必然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无疑会成为无源之水,是难有生命力的;如果脱离实际,割裂历史,无疑会成为无本之木,是难以持续的。尤其像我们这样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大国,必须立足国情、民情等我国“沃土”,从实际出发确立和发展完善我国政治制度。
西方的政治制度未必那么美
他山之石未必都可以攻玉。当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总有一些人嚷嚷着要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他们把这座“飞来峰”描绘得完美无缺,好像中国只有实行了那一套政治制度,才能很快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时下,这种看法尚有一定的市场。诚然,西方的一些基本政治制度,对于历史的进步也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也有进步性和开拓性,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其局限性和种种弊端也日益显见。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苏联解体后曾欢呼美国政治制度的终极性胜利,断言“历史已经终结”,如今他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政治制度存在三大结构性问题:一是政治司法化,司法、立法部门控制政府;二是政治利益集团化,利益集团与游说集团操纵、扭曲民主进程;三是政治两极化,恶性均衡阻碍政府运作。除此之外,美国一直自我感觉良好的政治制度也渐渐光环褪尽,露出它贪婪的资本底色,金钱民主和门阀政治现象日益突显,下一届的美国总统就很有可能在布什家族和克林顿家族之间产生。福山也不得不痛苦地承认“美国政治制度的衰败”。可以说,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绝不是什么“飞来峰”式的拿来和恩赐。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会导致“水土不服”;盲目“移植”或“被输入”西式政治制度,会造成“民主之殇”。个别世界强国为了自身发展的根本利益,热衷甚至疯狂推销自己的价值观,输出所谓的民主制度,都在现实面前一败涂地。伊拉克兵连祸结,利比亚战乱不止,阿富汗社会动荡,就是最雄辩的证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