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西方意识形态化的自由民主话语体系的批判(2)

对当代西方意识形态化的自由民主话语体系的批判(2)

对西方自由民主话语权垄断的批判

当代西方民主理论话语体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共识是,无论一个国家在其政治、社会、经济上有多大的发展,只要其国家政权不是由符合自由民主式普遍选举产生的,其合法性就经不起质疑。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西方自由民主理论所带来的民主理论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分离。

以普遍选举为核心的西方民主形式的合法性根源于普遍的投票权所带来的每个公民在相应公共决策的形式上平等的影响力,即达尔所论述的政治平等。所以,政治权威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被授权平等地参与自由的选举,并产生了一个能够代表大多数人的政府。即便是那些在选举中失利或少数群体,仍有可能在下一次选举之后获得胜利。因此,自由民主理论逻辑下的政治的合法性集中在政治输入端。但是,跳出理论层上的推演,回到现代国家这个超大规模人类聚合体之中,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每一个人的投票的作用都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政治冷漠一直是现代西方国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而现代社会之中资本的巨大影响力,同样使得财富占有的不均等打破了投票权形式上的平等,因此西方自由民主倡导的普遍选举,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面临挑战。相关实证研究也证明,即便是在相对稳定的所谓自由民主制度之下,选举与正当性之间也没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事实上,直接对公民的日常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是政治体系的输出端。提供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公共行政体系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福祉,这一经验直觉为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所证实。因此,政治实践之中政府的正当性同样来自于输出端,即是政府的质量。政治体系的输出端产生的正当性以及能够让公民感知到的不偏不倚同样重要。如果对于西方自由民主理论逻辑下的规范性与有效性的这种批判是成立的,那么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民主制度建设与政府质量提高的同时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之一就是,应该从人们对民主的期待,即是民主能带来什么的角度对民主的实现形式进行审视。从这个角度来看,近些年兴起的民主治理与协商转向,就是一种对于西方自由民主的反叛。

也就是说,应当重视民主的工具性价值。对西方自由民主意识形态化的批判对于当下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的政治文明建构意义巨大。首先,对于西方民主与自由民主在概念上的清理,以及自由民主作为一种民主实现形式的归位,对西方自由民主理论形成的政治背景的透析,有利于清理目前存在于学术界以及社会领域中的选举万能论雾霾,形成扎根于本国政治实践与历史经验积累的民主实现形式。其次,对于西方自由民主对正当性与政府质量剥离的批判,有利于解除西方自由民主对于合法性话语的垄断。绩效本身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合法性。如果仅仅从西方自由民主话语下讨论合法性,这既是对30多年改革开放成果的忽视,更是对当下中国最大的社会事实以及人的最基本的道德直觉的一种背离。

(作者: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苏州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