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我国经济持续下行

如何看我国经济持续下行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持续下行之势,增长速度从两位数降为一位数,接着降到8%以下,2014年为7.3%,今年上半年进一步回落到7%。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悲观情绪蔓延,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或萧条期,“中国经济崩溃论”在西方再度甚嚣尘上。其实,分析经济形势不能只看一面,看不到困难就找不到政策着力点,只看困难看不到新趋势和亮点则容易丧失信心。分析经济形势确有方法论问题,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国经济下行带有规律性和客观性

经济达到一定规模时的规律性现象。所谓的规律性,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市场相对饱和,经济减速下行成为一种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经济快速增长,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和供给全面过剩的出现,经济减速成为必然。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亿元,2014年达到636463亿元,是1978年的174.6倍,经济规模列世界第二位。在如此高的基数之上继续保持接近两位数的高增长显然不现实了。实际上,许多国家诸如日本、韩国、德国、韩国、新加坡等都有过增长速度随经济规模扩大而下降的经历。我国经济近年来持续下行就是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

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客观反映。经济增长的实质是以较小投入获得较大产出。在生产率既定的前提下,投入越多产出就越大。反之,在投入既定的前提下,要素成本越低,产出就越大,经济增长就越快。这是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各种要素的低成本投入;二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要素低成本投入加高效率配置,使我国经济增长获得了强劲的“混合动力”。在改革开放之后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土地、劳动力、资金,特别是生态环境的低成本投入,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撑。但是,近些年来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土地转化成本不断攀升、用工成本逐年增加、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生态环境保护投入越来越大。显然,在各种要素成本全面上升的情况下,经济减速不可避免。

外部发展空间受到挤压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不断扩大,特别加入了WTO以后,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但是,随着我国产品大举进入国际市场,贸易对象国的相关产业受到强烈冲击,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逐步抬头,限制中国产品进口的政策纷纷出笼,出口增速大幅下降,甚至有的年份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艰难,进口显著减少,我国产品的出口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之一的外需日趋疲弱,导致我国经济加速下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