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严三实”  坚持群众路线

践行“三严三实” 坚持群众路线

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核心就是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根本要求就是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这对于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尊重其主体地位。对党员干部而言,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做到“想”群众,把群众当活水之源;“懂”群众,把群众当知心朋友;“学”群众,把群众当事业导师。这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和践行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净化政治生态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要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任何时候党员干部都要饮水思源,心里装着群众,不可忘记涌流之源。如果党员干部心中只装着位子、票子、车子、房子,哪还有群众的位置?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知源”、“思源”,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群众的喜怒哀乐当做工作的“指示灯”,把群众的表扬批评当做进步的“加油站”,把群众的真实感受作为衡量服务的“一杆秤”,如此,我们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动力之源、取得胜利的力量之本。

要切实关心群众的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谋利益,造福于人民,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追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想想困难群众和贫困地区群众,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所难之事,少做一些摆花架子的虚而不实之事,不做劳民伤财之事。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倡艰苦奋斗、务实为民,反对不务实事、骄奢淫逸、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惩贪污腐败、蜕化变质等严重背离和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众利益之上,更不能把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当作牟取一己私利的工具。

要在思想上真正懂得群众。懂得群众为何而苦,也就明白如何为群众祛苦;知道群众因何而乐,也就懂得如何让群众更舒心。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广大党员干部讲话应常用群众的“土话”,少说自己的“官话”,多端群众的“大碗茶”,少捧自己的“高脚杯”。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体察群众的情绪,了解其精神面貌和真实需求。真正把群众当家人、当亲人、当朋友,从基层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尽力为群众带去实惠。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懂得了群众,了解其所爱所憎、所思所虑、所愿所盼,才能做到忧民所忧、想民所想、急民所急。

要自觉尊重群众的实践。群众的实践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基础,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包括党的事业发展的社会动力。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从群众的实践中来,到群众的实践中去。密切联系群众,就是要深入群众实践,沉下去做调查研究,与群众打成一片,建立与群众的血肉关系。广大党员干部要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要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和培养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反对脱离群众实践、疏远劳动人民的高高在上的言行。脱离群众实践,必然会导致官僚主义,这是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杜绝和防止的。

要虚心向群众学习。群众永远是一部教科书。毛泽东曾告诫党员干部要“甘当小学生”,拜群众为师。坚持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尊重群众的智慧与创造,时刻请教于群众,立业于群众。广大党员干部要善于走出“宅门”,走进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地打交道,才能听到真话,查到实情,感受到民意,定制度、作决策才会顺民意、得民心。广大党员干部无论官位多高,都应把架子放下,把目光沉下,把身子扑下,多同群众沟通、多和群众联系,搞建设抓工作体现群众的意志观点。走进群众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变成一名群众,没有任何特权,才能真正做好群众工作,赢得群众支持。

总之,只有群众观念加强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密切了,真正做到关心群众利益、尊重群众实践、学习群众智慧,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坚决防止和杜绝“四风”问题反复和回潮,加强作风建设,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党员、好干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