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危机下,教师去哪里?

生源危机下,教师去哪里?

湖北沙洋县今年在全县70所中小学和36所幼儿园中共选择172名富余教师担任专职保安,其中有几名是中小学前任校长,平均教龄30年左右。据该县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随着出生人口数量减少,该县适龄入学儿童相应减少,加上部分乡镇学生随父母进城接受教育,导致部分学校教师资源出现富余。(9月22日《楚天金报》)

这是尴尬又无奈的现实:课堂僧多粥少,教师相对富余。总不能没事做,大眼瞪小眼。今年暑假期间,作为沙洋县教育局暑期重点工作之一,172名教师来到沙洋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进行了为期4天的封闭培训。看起来,这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一来,对于在职在编的老师,总不好意思让人家莫名其妙扫地出门,工资要开,工作难给,很不“合算”;二来,由于该县财力“无力承担专业保安公司人员工资等开支”,在校园安保成本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压力也不小。现在,让富余教师 “人尽其材”,岗位解决了,预算减少了,性价比很高。何况,当地教育部门还承诺,“教师转岗当保安”只是应对学生减少的权宜之计,属临时性的调整,若学生人数增加时,保安会再回到教师岗位。

学生少了,可以小班化教学;但少到连小班都开不起来了,教师岗位必然面临转型的问题。2013年,云南省内最早创办的民办高校就遇上了麻烦事:教师节当天,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5名老师找到媒体,称他们学校有60人突然被学校解聘。这两年,类似的故事几乎未曾止歇。道理也不难理解,生源少了,对教师岗位来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中国教育在线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余年来,每年新生儿数量长期维持在1600万左右,比上一个高峰少了1000万。从1997年开始,小学招生人数从2500万减少至2014年1658万。伴随小学招生数量下降,初中招生人数从2001年也开始直线下滑,已从最高峰时每年招生2263万人,下降至2014年的1448万人。还以湖北为例,早在2010年,就有消息称“湖北过去5年每年分流千余中小学教师”。因生源减少而“被动超编”的教师,他们的命运,不在自己手里,而在决策之上。

相较于不声不响的“一夜下岗”,转岗为专职保安尽管面子上不好看,起码还有个饭碗在,也算用心良苦。在生源危机已成常态的语境下,思考如何保障分流教师权益的命题,亦是迫在眉睫的事。对于年轻有才的教师来说,下岗的可能性比较小,而奉献完了青春的中老年教师,一旦被课堂所抛弃,在就业压力不言而喻的今天,还有多少“重头再来”的舞台等着他们呢?这中间,尤其是当年的临聘或民办教师,缺人手时,低价雇佣,人手多了,卷铺盖走人——中国教育果真若如此冷血,又能传递给学生几多温热?

生源危机下,教师去哪里?这个问题需要制度化的答案。保障下岗分流教师的合法权益,该补偿的要补偿,该转岗的要转岗,不能人走茶凉,更不能弃如敝履。所谓师道尊严,不是狭义的讲台上的尊严,而是选择教师这个行当,一生享有的权益与荣光。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