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老人险”真的保险吗?(4)

“扶老人险”真的保险吗?(4)

【启示与思考】

“扶老人被讹”如今已是“现象级”的社会问题。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前的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中,80%左右的案件真相查明,诬陷扶人者84例。如此高比例的“恩将仇报”,究竟是人心“变坏了”,还是有机制方面的问题?应该说,绝大多数老人讹诈的是医疗费,想以此发财的还是少数。老人其实也面临一个权衡,是冤枉好人转嫁医疗费用,还是坚守良心自己扛?在现实利益面前,道德往往是脆弱的。如果老人本身就经济困难,巨额医疗费让其有倾家荡产之虞,那么恩将仇报就可能是一种“理性选择”。

因此,“扶不扶”便成为了不少人需要“掂量一下”的问题,“扶老人险”的面世也算是“生逢其时”。据悉,“扶老人险”保的并不是案件败诉后赔给对方的赔偿金,只是赔付“摊上”这类案件本身的诉讼费用,最高可达2万元。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它除了赔偿诉讼费用,还会无偿赠送给投保人全年的法律咨询服务,也就是说,如果投保人真的遇到了“被讹”或“碰瓷”的状况,能够立刻寻求法律咨询服务,从而保障自身合法合理的权益。可以说,这与之前推出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为“扶老人”之举上了“双保险”。

也许有人会说,金钱和道德并无关系。的确,2万元的诉讼费虽无法与人们的善德善举完全对等,但这种做法旗帜鲜明地表达出一种理念——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苦苦搜寻着“扶不扶”难题的解决之道,并希望通过“扶老人险”这种新颖的形式来纾解扶老人难题,从而让社会“正能量”得以弘扬,让人们敢于“扶老人”。

“扶老人险”是否真的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还需假以时日的验证和考究。但值得肯定的是,这是在用商业化的思维为社会做努力、尽义务,不应对其过分苛责,也不必对其过分抵触。而且,相关部门还需为公众铺好法治解决问题的道路,为陷入纠纷中人们主持正义,如此,法律条规和规章制度才能充分彰显公平公正的力量。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