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长沙将迎来雾霾天气高发期。在这一“特殊时期”,如何保障长沙大气环境安全?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为积极主动应对可能出现的雾霾天气,长沙发布了《长沙市大气污染防治特别防护期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10月26日《长沙晚报》)
当雾霾仍然是无法完全攻克的难题时,针对天气特点,设定防治的“特殊时期”, 以铁腕手段保护一个地方的蓝天白云,也算是个值得期待的好方法。
从这个方案的内容来看,不能不说是颇有诚意的,首先,它是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问世,能主动问计于民,征求意见,自然是值得肯定的;其次,从具体的思路来看——将从影响空气环境质量最直接、最严重的问题入手,努力减少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出现的频次,降低空气污染程度,最大程度控制和减缓大范围、长时间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切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思路不可谓不清晰,明确,再次,从具体措施来看——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停驶一定比例的公务车、禁行黄标车、控制大型货车数量、全市禁止烟花爆竹燃放、暂停渣土运输、重点企业限产停产等,也算是多管齐下,而且也算是有的放矢了。
不过,这里面依然有几个方面是值得谨慎思考的。首先来说,从具体的措施来看,其中对大多数人有明显影响的,便是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根据此前的报道,长沙的机动车数量已突破两百万。据说,单双号限行是除了在特定的节日,比如无车日外,首次出现的举措。与限行相对应的,便是公民的出行权问题。为了应对雾霾天气,当然是每个城市居民的责任,但是,限行举措毕竟“已限制了汽车作为财产的使用价值,涉嫌侵犯车主物权”。在现代社会中,当我们越来越注重个人权利的实现时,那么,如何来平行空气防治与公民出行权,便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其次,治理雾霾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当一连串的举措推出时,我们固然看到了治理的决心,它另外涉及的问题是,如何跳出治理本身之外,以实现城市让人生活更美好的初衷?比如说,我们通过限行,限号,固然是减少了废气的排放,那么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方便限行者的出行。比如增加公共交通的投入。此前,有一些专家已经提醒,之所以一些城市的限行未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本原因在于政府没有承担起自己的那部分责任,“长期只让老百姓做牺牲不公平”。
我们还是欣慰地看到,在限行中,有公务车的身影,此举着实能够体现出“政府承担自己的那部分责任”,当然,这也给出的一个提醒是,当一定比例的公务车,能够在防治特护期停摆时,那么,在非特殊期时,是不是也可以停摆呢?毕竟来说,当没有这些公务车的出行时,本身就是对城市好天气的年度贡献。
于此而言,有了对这些问题的考量,才能说是在防治特护期的正确打开方式,限行或许不会变的那么生硬,并可能迎来一个城市好天气的利好预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