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的误区与对策(2)

专家解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程中的误区与对策(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

加强与创新驱动相关的理论研究,深刻把握其内涵外延。创新驱动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而是早已有之,但它始终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由于不同情景所赋予其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加强与创新驱动相关的理论研究,探索其在中国情境下的独特内涵外延,为未来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以创新模式为例,相对于发达国家对原始创新的重视,发展中国家受限于本国国情,可能更应该讨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适宜性。

科学认识创新驱动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创新驱动不仅仅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在保证质量基础上的中高速增长率才更为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是生产要素在各部门间充分流动的过程,它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质”上促进经济增长;创新驱动可以提供如技术、信息、知识等高级生产要素投入,从“量”上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能够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促使消费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致生产结构、劳动就业人口结构在各经济部门间的变化,最终优化产业结构。以现代农业为例,其产生与发展就是以电子通信、互联网等技术为基础的产业间融合过程,它不仅将传统农业中的农作物种植、第二产业中的农产品加工制造和第三产业中的市场销售与服务及金融支持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还通过发展农村观光旅游产业、利用农村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实现了农业产业新业态的变迁;反过来,也提升了相关产业产值和附加值。

合理配置创新驱动所需要素投入,积极发挥其最大功效。目前创新驱动所需要素投入配置过程中的扭曲现象严重,比如,相对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缺少开放共享的创新网络和相应的政府采购订单需求;相对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创新驱动所需的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支持力度较小;相对于应用型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基础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较少;相对于学历型劳动力,技能型劳动力供应不足。未来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要完善以大中型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新机制,要根据地区特点统筹协调东、中、西部政策支持力度,要更加重视基础性科技研发的经费投入,要建立和完善以培养技能型劳动力为目的的职业教育体系。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实践表明,政府主导创新驱动很可能会造成资源错配,将调节机制还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深化“顶层设计”等经济体制改革,有效约束自身行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有效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施严格的审计制度,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制度红利。此外,政府还要积极引导各方参与创新活动,通过加大激励力度等方式激发创新主体活力,让创新驱动真正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作者分别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研究”首席专家、山东大学教授,课题组成员、上海证券交易所博士)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