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斗争存在,但不能泛化

意识形态斗争存在,但不能泛化

在当下中国的网络舆论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本来一个普通问题的讨论,最后多被上升到“左”右之争,互贴标签,丧失了理性讨论的空间。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意识形态斗争在一些领域被泛化了。

因为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话语系统诸方面的原因,我们社会不少人还习惯于用阶级的观点分析问题,用意识形态斗争看待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这有其必然性。二战结束后,由于世界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国际关系以意识形态划界也不足为奇。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是最典型的国际关系意识形态化的结果。正是长达半个世纪的反复强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打上深刻的意识形态烙印。

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世界政治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中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跻身于大国行列。这样一种新形势下,我们应该秉持中国领导人在国际上一再倡导的“跳出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满脑子意识形态斗争,必羁绊中国的大国步伐。

当然,上述分析并不意味着笔者认定世界已经不存在政治制度层面的斗争,在实现“世界大同”之前,斗争一定存在,特殊情况下还很尖锐,但斗争的性质、特点和方式并不相同。国家间存在三种主要的博弈形式:政治制度博弈、利益博弈、核心价值观博弈。大多数博弈属于后二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对意识形态的东西不像上一两代人那样容易接受。而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并不可能千篇一律。我们要客观看待自己的意识形态化,只不过从优化执政与推进大国进程的角度看问题,有必要适度作出调整。比如,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问题,处理利益分歧和价值观碰撞,较阶级斗争要柔性很多,一个社会的大众都从政治制度层面看问题,其实加大了化解矛盾的难度。当下中国存在的“左”右之争,难求共识,说明的就是这一问题。

强调避免意识形态斗争泛化,至少可以避免改革开放后很长时间里的“姓资姓社”之争再起。更主要的是避免走向世界的中国出现尴尬。回想一下,如果今天仍然像当年把引进外资视作经济侵略,那么我们的资本输出就出现了道义缺失。中国文化走出去也会面临同样问题。这不利于塑造大国思维和大国胸怀。基于此,要避免陷入被动,最好的办法是“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也就是文化的归文化,利益的归利益,意识形态归意识形态。

(作者是国防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