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关于“中国经济崩溃”的论调,频频出现在美西方所谓“严肃”媒体上,令人匪夷所思。近几年,以《华尔街日报》为例,其中文官网推出“中国经济放缓”专题栏目。对这类报道稍加梳理,便可发现此类文章的荒谬叙事,都跳不出“双重标准”“数字游戏”“选择性失明”和“虚假叙事”等美西方抹黑中国经济的惯常套路。这些套路的背后,一方面是长期的意识形态偏执,使一些西方媒体记者丧失了以客观眼光观察中国经济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某些媒体受利益驱动,通过炒作抹黑收割流量,扩大收益。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经济放缓论”的荒谬叙事
- 外贸高质量发展彰显中国经济活力2024-08-07
- 外贸高质量发展彰显中国经济活力2024-08-07
- 中国经济“多点开花”,拔节向上底气足信心强2024-08-07
- 全球视野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24-08-06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与任务2024-07-26
- 中国的经济基础与前景2024-07-26
-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经济将在世界经济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2024-07-24
- 话语融课:高校思政课的方法创新2024-07-23
- 数“智”消费激活中国经济发展动能2024-07-23
- 更大力度激发经济内生活力2024-07-19
责任编辑:张慕琪校对:吴成玲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
- 纪念百团大战,在铭记历史中笃定前行
- 机器人足球比赛,有何深意?
- 中小企业韧劲足,中国经济活力强
- 文化遗产保护应多些“主动防御”
- 如何打通青年就业“最后一公里”?
- 促进国际数字贸易蓬勃、健康、有序发展
- 乘“热”而上,“避暑经济”燃旺消费热情
- “北京方案”塑造全球数字友好城市新范式
- “政策+科技”筑牢大国粮仓
精选视频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
理论看点:“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伪命题
道路决定命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强国建设·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2分钟看懂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制胜之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