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放权,尊重市场规律,重组才能迈开脚步
要推进重组整合,朝着“四个集中”的方向发展,专家们认为“放”是关键。
“放”,政府要放权。“政府要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改革要尊重市场规律。”彭建国分析,今后资本市场会在国企重组整合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一些并购重组将主要通过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这些专业化运作平台来实现。“政府要真正放权,不搞拉郎配,让企业成为重组整合的主体。”
李锦表示,目前一些涉及金额很小的重组都仍然要层层审批,“放”的力度还需加大,应尽快出台国企改革的分类细则,列出“负面清单”。“清单之外的应皆可为。列出清单也有利于重组整合把握好度,既激发活力又不至于出现混乱。”
“放”,市场要更开放。“国企完成分类后,在商业类国企,要让外部资本进来,在更多领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参与国企重组,提升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彭建国表示。
这就绕不开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而化解这一忧虑必须尽快完善国有资产评估体系。“无论是并购重组还是混改或者探索员工持股,都要解决好资产评估问题,建立起决策、审批、操作都公开透明的对价程序。”彭建国认为。
重组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改革来支持。特别是一些全国性大企业的重大重组,涉及面广,触及多方利益,推进起来更有难度。“重组整合,首先得考虑发展动力和效率问题,而不是利益的均衡,如果要平衡各方利益,改革就难以迈开脚步。”李锦说,《指导意见》已经打下良好的基础,下一步要加快配套文件、实施细则的制定。“国企改革就像一棵大树,是乔木,重组是其中一条粗壮的枝干,今后的配套文件、各个地方的实施意见也需要像乔木那样枝干清晰,而不能像灌木一样杂乱无章。”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则认为,重组整合不应仅考虑国有资本的增值,还要考虑公众福利的因素,如果重组会导致垄断,使公众福利下降,那就不应该推进。“改革中应该多些人情味儿,这样老百姓才会支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