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党情国情、党史国史是基本依据和现实基础

世情党情国情、党史国史是基本依据和现实基础

首先看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世情党情国情的关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在对世情党情国情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升出来的,是从世情党情国情出发而提升出来的,世情党情国情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基本依据。

第一,“世情”与“习近平外交战略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当今的世情:当今世界格局和秩序正在调整,进而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然而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却是“全球治理相对滞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其他重要因素,引发了世界的“权力转移”或“力量转移”。这种权力或力量转移改变着世界格局和秩序(比如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等),也引起各国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的重组或调整。在这种重组或调整中,各种利益、文化会发生某种冲突,从而会导致世界不稳定。面对这样的世情,习近平总书记有效应对、确定目标、精准发力,提出了他的外交战略思想。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来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战略的思想精髓、核心要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文明互鉴;亲诚惠容;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既强调“韬光养晦”,又“奋发作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建立以全球治理与合作共赢为核心理念的新型国际关系、外交新格局和命运共同体:(1)围绕“和平发展”理念,积极建构好中美、中俄“大国关系”这两个重“”;(2)围绕“合作共赢”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出“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倡议,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两条“线”;(3)围绕“文明互鉴”理念,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互联互通,打通欧亚大陆桥这两个“”;(4)围绕“亲诚惠容”理念,建设好周边外交这个“”。如今周边外交在中国对外关系布局中最为重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始于周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始于周边,打通欧亚大陆桥始于周边。最终目标,是破解周边外交困局,实现多极制约和拥有一定的国际话语权,从中显示“中国力量。”

第二,“党情”与“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我们的党情:我们党打得“铁”很硬,然而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是“我们自身还不是很硬。”今天,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打的“铁”比较坚硬。从总体上讲,主要有三块坚硬的“铁”:一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积累起来各种矛盾、问题和难题,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体制机制弊端和利益固化藩篱;二是我国相对发展起来以后进入“表达诉求、矛盾多发、攻坚克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遭遇更多新的难题;三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既成强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对我国的围堵打压日趋激烈。这意味着新一届中央是在踏着“尖刀”前进,是在攀登一座没有探测过的险峻“高山”。就是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的困难、挑战、风险是非常严峻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是打“铁”的主体。既然我们共产党人所打得“铁”相当坚硬,那么,作为打“铁”的主体即中国共产党人自身必须硬。由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在积极干事业的。然而,正如胡锦涛同志当年所说的,我们一些共产党人自身还不是很硬,存在“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这“四种危险”是如何发生的?1978年之初,我们强调“放开”,之后又进一步强调“放活”(这时,一定程度上开始出现了淡化“原则”的现象),接下来出现了“放松”(如放松世界观、人生观改造),再进一步升级,就出现了“放任”(如有权就任性,有钱就任性,有嘴就任性),由此进一步升级演变,就出现了“放纵”,最后走向了“放荡”或“放肆”(如“周永康现象”),做人做事用权毫无底线,践踏一切党纪法规,进而出现了“四种危险。”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