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姓党
2015年12月11日至12日,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京西宾馆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党校姓党,就是要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归根到底一句话,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校姓党,首先要把党的旗帜亮出来,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上空高高飘扬。
如此高规格的会议研究部署党校工作,在党校历史上前所未有。党校姓党是党校工作根本原则,也是党校的灵魂。守住这个灵魂,党校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光荣使命;丢掉了这个灵魂,党校就会南辕北辙。党校姓党,党校教师也姓党。坚持党校姓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校人责无旁贷。参加会议的全国各省市党校校长、党校教师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姓党的重要讲话,站在建党、强党、兴党的高度,深刻回答了党校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关于党校工作的光辉文献,党校人要坚持党校姓党,增强看齐意识,争做党校姓党的践行者,甘当党校事业的熔炉工。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管党治党工作,从作风建设、腐败治理、建章立制等方面入手,强调党的纪律和规矩,取得显著效果。在党的纪律建设方面,2015年突出强调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2015年1月13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在1月16日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一条根本的政治规矩”。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下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下称《条例》)的修订,则是党的纪律建设方面的一个重要成果。《准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个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道德追求。《条例》则围绕党纪戒尺要求,开列负面清单,重在立规,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划出了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供给侧改革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讲话,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11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消费升级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扩大内需。11月17日,李克强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11月18日,习近平在APEC会议上再次提及“供给侧改革”。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从理论到实践不断探索的结晶。这是大势所趋、形势使然,是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后选择的经济治理药方,也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是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从国情出发,不妨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公式来理解,即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2015年9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习近平基于全人类的价值共识,提出了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是在新的时代,以全球视野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贡献了中国理念。习近平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国际关系的崭新思考,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