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的精神力量

摆脱贫困的精神力量

——学习习近平《摆脱贫困》

摘要: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善弈者谋势。对待扶贫脱困,要用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来处理。这就需要跳出“一亩三分地”,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真正从国家高度、人民立场出发开展工作。

同贫困作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不从治山治水这个“笨”工作上下功夫,是改变不了贫困落后面貌的。

扶贫需要精神力量,扶贫也造就精神力量。回望精准扶贫的“宁德模式”,考验的不仅是物质和技术,更是思路、精神和作风。正如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的跋中所言:“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宁德扶贫收获的不只有“脱贫奔小康”,还有摆脱贫困的那股精神力量。

大局视野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善弈者谋势。对待扶贫脱困,要用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来处理。这就需要跳出“一亩三分地”,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真正从国家高度、人民立场出发开展工作。习近平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时,闽东畲族的贫困面比较广,对解决少数民族贫困问题,既从一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着眼,又从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国家大局着眼。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这是一个原则,基于这个原则,我们有必要深刻地思考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的几个问题,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要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1994年,他在署名文章中再次强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直接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实现……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大局视野始终是习近平扶贫观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1月2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参加省人大温州代表团讨论时指出,解决欠发达地区的问题,是战略性问题,也是政治性问题,强调解决贫困群众问题的重要性。从习近平的“扶贫观”中可以看出,扶贫不是一时一地、一人一事的小事,而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亿万贫困群众中国梦的实现。2015年1月29日,他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为民情怀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记住的不止是话语,群众冷暖,更是夙夜在心。扶贫脱困不仅要用力,更要用心、用情。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演讲时说道,“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朴素的话语背后,是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下基层要多跑困难的山区,多往那些交通不便甚至不通公路的山村走走。要带着感情去调研,从根本上去扶贫。”1988年11月,习近平走访了位于坂中乡仙岩村的福安民族实验小学,走进班级,详细询问孩子们生活、学习等情况。他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写道,“我走了不少乡村,看到不少简陋的校舍,心里沉甸甸的”。宁德扶贫一直是习近平牵挂的事情。1999年,他在《一切为了畲族的发展——〈畲族社区研究〉序言》中写道:“我和畲族是有缘分的……在闽东,我耳闻目睹了畲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畲族地区的繁荣进步……今天,我虽然离开了闽东,但时常还会回忆起畲乡的山山水水,我的心系着畲族人民。”言之切切,情意深深。“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是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这是为民情怀的最好注脚,也是深深的期待。

自强骨气

比物质贫困更糟糕的是“贫穷志短”,缺乏改变的欲望和信心。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群众是扶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关键是注重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不能寄希望一下子抱一个‘金娃娃’”。“要把事事求诸于人转为事事先求诸于己”,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自力更生,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精气神足了,摆脱贫困的步伐更加坚定。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成为宁德“先飞”意识的组成部分。由此,新的一整套宁德脱贫的思路渐渐清晰。“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自强骨气,成为精神脱贫的闽东风格。

坚韧品质

谋定后动,行且坚毅。“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发扬“滴水穿石”般的韧劲和默默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习近平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演讲时说道,“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无论是在闽东,还是在福州,无论是在福建,还是在浙江,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习近平始终强调扶贫工作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苦干实干求发展。“没有锲而不舍的毅力,不愿付出艰辛于他人数倍的努力,不靠一点一滴量的积累,涓滴成流,聚沙成塔,是不能做成事业的。”这种坚韧为全国党员干部打好脱贫攻坚战树立了一个榜样。与过去相比,今天贫困面大幅缩小了,但现在面对的,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那些底子最薄、条件最差、难度最大的“硬骨头”,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成效更慢,不是一阵子冲锋就能拿下,更需要一支沉得下去、真抓实干的扶贫干部队伍,更需要这支队伍具有久久为功的坚韧品质。“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要作为一件实事摆在那里,哪怕一次改造量少点,但做一件是一件,让人看了确实觉得党和政府办得好。”

精准意识

扶贫必先识贫。贫困是一个结果,导致贫困的原因却各不相同。由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的《贫穷的本质》一书曾指出,多年来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钢没有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切忌空喊口号、好大喜功,也不能胸中无数、好高骛远。撬起贫困大山的支点,要利用精准这根杠杆。宁德贫困地区山高路远、无地可用、抱海无为、有策难施。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面对来自广大干部群众的热议、面对从上到下的迫切期待,时任宁德地区主要领导的习近平并没有仓促作答,而是用一个月的时间走遍闽东9县的山山水水,边走边看边思考“弱鸟”何以能先飞。上世纪90年代,宁德率先开展“造福搬迁”工程,组织“经济大合唱”,大念“山海经”,一步步赶上福建全省平均发展水平,顺利摘掉“连片特困地区”和6个“国家贫困县”帽子。习近平离开宁德时,全区已有94%的贫困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面对脱贫攻坚战,依然需要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持精准扶贫,实施“五个一批”,实现精准脱困,提高扶贫开发有效性。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李丹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