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都伴随着思想的崛起,中国的和平发展需要思想上的保驾护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第四个十年,经济发展已迈向世界最为核心的位置。当前,无论是国际形势,还是国家发展需要,都为中国智库建设提供了历史机遇。
借鉴发达国家智库建设的经验
智库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开放水平、知识精英的活跃程度和一国的文化软实力。自20世纪初智库诞生以来,美欧发达国家智库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并形成了成熟的运作机制和适应本国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模式与特点,其中很多经验值得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参考和借鉴。
第一,政府扶持是推动智库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将咨询作为决策过程的法定程序,要求项目论证、投资、运作、完成等各阶段都要有不同的咨询报告。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为智库提供财政支持。美国政府设置的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掌握十几亿美元资金专门用于资助各种智库,英国政府直接通过财政拨款资助智库发展,德国高达75%以上的智库接受政府公共资金的资助,智库还普遍享有免征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的优惠政策。此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智库的信息支持,建立各种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系统,方便智库搜集、处理和提供信息。
第二,“旋转门”机制使专家知识与政策实践得以有效结合。美国政府每次换届选举后,伴随着政府高层大换班,很多卸任官员到智库从事政策研究,也有很多智库研究者到政府担任要职。为吸纳一流的政策专家,发达国家智库普遍提供较高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宽松的研究环境。“旋转门”使知识与权力得到了有效结合,使智库成为政府培养和储备政策人才的港湾。
第三,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是发达国家智库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智库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基金会、企业、个人等。美国智库资金来源中基金会和企业比重较大,政府资金比重相对较小,而欧洲智库资金来源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普遍较大。欧洲智库对资金使用有严格限制,委托方无权修改研究成果及结论,智库在发布研究结论时也无需委托方同意。
第四,以高质量思想产品为基础的专业化信息传播是提高智库影响力的关键。发达国家智库普遍非常重视品牌塑造和信息传播,采取各种方式和渠道影响舆论和政策制定。智库的目标受众主要分为核心政策制定者、精英群体和普通公众三大类,对于不同类型的思想产品,智库会确定不同的目标受众,采取不同的传播策略和模式,力求影响力的最大化。
第五,发达国家智库普遍在多轨公共外交中发挥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行动主体、思想中心和沟通平台。国际关系中频繁而畅通的智库公共外交,除了可以增进理解、促进和平,还可以为各国政府提供创新性、前瞻性的战略思想支持。另外,美欧智库常常充当其他国家来访政要发表演讲的平台。
第六,类型多元并形成互补机制。按照资金来源和机构归属,发达国家智库主要分为官方智库、大学智库和民间智库三大类。官方智库直接为政府服务,提供信息和政策分析。大学智库承担着培养学生和政策研究的双重任务,主要从事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的研究。民间智库专注于紧迫性政策研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