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网络众筹撞上“非遗”保护

当网络众筹撞上“非遗”保护

1月22日,由文化部认可、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筹项目上线。项目的年货作品由“故宫淘宝”提供设计方案,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手工制作完成。(1月25日《新京报》)

故宫、淘宝、众筹、非遗……,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词语稍微组合一下,却可能意味着在“非遗”保护上的探索与创新,甚至意味着我国众多“非遗”项目的美好未来。说得更加具体一些,就是由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发起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线上众筹项目,由广大网友来进行众筹,以实现保护“非遗”项目,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而实践也证明,这一项目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一项“非遗”剪纸,就在半天时间内吸引超过5000人参加,筹款超过13万,项目达成率高达1300%。这一组数据的背后意味着什么?一方面,它意味着一些长期被忽视、被冷落,甚至已经到了消亡边缘的“非遗”项目有望重新焕发生机,迎来自己的“第二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更多的人会借此欣赏到众多优秀“非遗”项目的精彩,并且喜欢上它们,进而领悟和传承背后的传统文化。

当网络众筹撞上“非遗”保护,意义已经不仅仅只是“非遗”项目主动拥抱“互联网+”,而是从此探索创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非遗”保护之路。自从国家启动“非遗”保护工程以来,一大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精湛手工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纳入保护范畴之内,一大批“非遗”传承人也脱颖而出,承担起了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的重担。

政府层面的保护,更多体现出的是一种行政化的力量却难觅市场的踪影,这样的保护更多依靠的是政府财政的投入,却无法借力于市场,甚至在客观上加大了“非遗”项目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也就意味着效率的低下甚至说难以长久。而实践早已证明,只有主动融入市场,打开市场,被市场所接收的“非遗”项目,才能得到发扬光大,保护与继承也就不再成其为问题。

另一方面,年轻人才是未来,任何“非遗”项目只有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与青睐,才会在未来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但是对于一些“非遗”项目,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又比较小众化的“非遗”项目,绝大多数年轻人根本难得一见,不知道它们的存在,自然也就谈不上去领会它们的魅力,从而喜欢上它们。但是网络众筹的方式,却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故宫淘宝”提供设计方案,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亲自上阵,手工制作,然后借助互联网众筹平台,结果一鸣惊人。这样一来,网友既有望得到“非遗”传承人亲手制作的“非遗”产品作为参与众筹的回报,领略到传统技艺与文化的魅力,也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出了一份力,而“非遗”项目也从中筹措了资金,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