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也要众人拾柴火焰才能高

村规民约也要众人拾柴火焰才能高

王岐山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汲取家规家风、乡规民约中的精华,扬真抑假、扬善抑恶、扬美抑丑,移风易俗,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1月25日 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涉及到的矛盾纠纷较多,但往往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不及时化解,却很有可能会酿成大祸。处理这些事儿时很多又上升不到法律层面,运用行政手段,效果也不见得好。

例如四川省青神县在推行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有纠纷找调解,化去干戈为玉帛;冤家宜解不宜结,能够容人是美德”这一条约定,几乎被所有村(社区)纳入村规民约的标配内容之一。他们的村调解员都是在村民中挑选的威信较高、热心服务、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农户,因为借助村级阵地的人气聚集作,村民间涉及的矛盾总能迅速被调解员知晓,进而调解员在第一时间用村民最容易接受的平等身份进行协调解决,很多矛盾就得已就近化解。因为切实有效,“有矛盾就找调解室,有纠纷就找调解员”也就逐渐成了村民共同遵守的约定,大大降低了越级放映情况的概率,实现了“小事不出村”的治理理念。

科学的村规民约是在基层管理中对各项法律法规的有益补充。青神县村规民约能在各村留存,充分发挥作用,一是内容“接了地气”,村规民约的内容照顾了当地实际和社会影响;二是制定“连了天线”,村规民约的制定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县乡管理实际需求;三是执行“通了民意”,村规民约的执行的效果群众能认可,群众愿支持。

谈及民约规定,谈及移风易俗,并不一定要整出一些“一鸣惊人”的举措措施,诸如某县通过官方文件限制礼金总额、某区通过官方文件限制大操大办等,形式弄得风风火火,但收效却不甚满意,其行不通的原因既不是规定来的太急促,也不是目的要求不正确,其实就是没有找对方法让群众认可。一套成功的村规民约同样如此,需要的是贴合实际,让群众支持,众人拾柴火焰才能更高。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未经本站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