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关键词读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真经”(2)

五大关键词读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真经”(2)

以“绿色发展”保护资源修复生态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出现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资源与环境的紧箍咒越绷越紧。

对此文件提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绿色发展本是农业的天然功能,但目前很多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与绿色发展相悖,需要及时纠正。”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要加快改变农业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放弃“高投入、高产出”的掠夺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采用休耕、轮作、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修复农业生态环境。

文件还提出,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这意味着“舌尖上的安全”或将与领导干部的“官帽”紧密联系在一起,督促地方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食品安全问题上。

补齐“短板”吹响决胜小康冲锋号

“短板”一说,源于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村成为最需要补齐的那块短板。

随着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重建设轻管护;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难以适应当下农民需求,重硬件轻软件;农村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重眼前轻规划;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推进市民化过程中重“面子”轻“里子”。特别是农村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致富。

对此文件提出,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蒋和平认为,今年一号文件在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强调不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今后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建设必将驶入快车道。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