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⑤:合作共赢谱新篇(3)

《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⑤:合作共赢谱新篇(3)

——如何坚持开放发展

三 大格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

201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投资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3月,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出台,大幅减少限制性措施;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发布,从顶层上设计了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这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制定和出台,反映了我国为加速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作出的不懈努力。

建立开放型经济,关键是要完善“引进来”“走出去”的良好环境,形成有利于合作共赢的新体制。毋庸讳言,我国对外开放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世界银行发布的《2015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我国排位虽相比上年有所上升,但在189个经济体中仍排在第90位,主要原因还是各类行政审批等管制措施太多。这些体制上的弊病,成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影响了对外开放的效果。

为破除这些羁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总的来看,就是要牢牢抓住体制改革这个核心,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对外开放的制度性障碍,加快形成有利于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体制机制。

建立贸易便利化体制机制,让出口“跑得快”。贸易便利化,就是减少中间环节,让我国外贸产品尽快出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外贸企业利用“互联网+外贸”快捷、低成本的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我国外贸新增长点。下一步的重点,就是要围绕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在优化海关监管措施、完善检验检疫监管、规范进出口税收等方面形成新体制,为其出口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还要简化对外贸易管理环节,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大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让外资“进得来”。外资进不进得来,就看能否提供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这是国际投资的通行规则,已有70多个国家采用,实践证明能降低企业准入门槛,有效引进外资。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出台了我国第一张针对外商投资的负面清单,2015年广东、天津、福建三大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后,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共用一张负面清单。这些“门槛”的拆除,将极大促进国内外资源的有效自由流动,促进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公平竞争。

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让我国企业“出得去”。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活跃,对外投资规模已经接近引进外资,连续3年位列全球第三,遍布制造业、基础设施、能源矿产、农业、服务业等领域。为适应这一形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完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作了安排。一方面是简化程序、减少限制,除少数必须经过批准的以外,其他境外投资原则上一律取消审批核准,清理束缚对外投资的不合理限制,让企业放开手脚闯世界。另一方面是积极引导、提供服务,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提供政策咨询和产业指引,引导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遵守所在国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问与答

问:什么是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

答:单一窗口,是指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的平台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的要求,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贸易便利化。

通关一体化,简单说就是“多地通关,如同一关”。原来海关的分布是属地化的,实现通关一体化以后,以往需要在多关办理的手续可以在一个海关办理,企业可以自主地选择申报、纳税、验放地点和通关模式,大大简化了通关手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