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年的第一缕春风拂过,“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再一次感染了国人的心,得到了全国观众的好评。无论是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还是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他们爱国、敬业,他们待人友善、倡导和谐,他们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自的岗位上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中国梦。
颁奖典礼现场。资料图
爱国:威武民族脊梁 壮哉雄心四海
回望2015年,有这样一群老人让国人瞩目,他们就是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对这些高龄老人来说,沧桑往事有很多已经淡忘,然而抗战是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生命记忆、民族记忆、国家记忆。“感动中国”2015年度特别致敬集体是抗战老兵、爱国侨胞。
精忠报国,虽九死而犹未悔。2015年9月,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庄严地向全国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海内外中华儿女,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深情地说,“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今天,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新时期的“爱国”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含义。年度人物郎平成为新时期爱国者的代表,上世纪末,她和队友创下“五连冠”的佳绩,女排精神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重掌中国女排帅印后,郎平带领困境中的中国队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
2013年8月,习近平在沈阳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和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来源:新华网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出席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时指出,“体育在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的“郎平们”在赛场上用女排精神唤醒大国梦想,在一次次倒地和跃起中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在他们的心中,更是为荣誉而战、为祖国出征。
敬业:大国多良材 薪火共相传
大国多良材。今年的年度人物中涌现出了不少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这其中有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有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更有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员工徐立平自1987年入厂,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能否在预定轨道达到精准射程。“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正如颁奖词所说,徐立平是一介工匠,更是大国工匠。
航天报国,大国工匠铸就中国航天梦。2013年6月,习近平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高度肯定了中国航天人的功勋,他指出,航天战线的同志们秉持航天报国的理想和追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志们为祖国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大国良材,还涌现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屠呦呦的成就背后,是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薪火相传。2015年12月,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他在信中说,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员不仅是中医药界的骄傲,而且是整个科技界的骄傲。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要勇担中医药振兴发展重任,提升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做到在继承中创新发展,在发展中服务人民。
2014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除了航天、医学两个领域,文艺领域评选出的年度人物、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阎肃虽已故去,但他“正能量、接地气”的文艺创作精神感染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一辈。2014年10月,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