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习近平最新从严治党论述中引用的15个古典名句

盘点:习近平最新从严治党论述中引用的15个古典名句

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一书,前段时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书中收入200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6日至2015年10月29日期间的讲话、文章等40多篇重要文献。

据统计,书中有80余段论述为首次公开发表。为此,梳理出这些首次公开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古典名句以及释义,以飨读者。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 原文

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没有规矩不成其为政党,更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认为,我们党的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典出

三曰: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犹其。存亡安危,勿求於外,务在自知。

——《吕氏春秋·自知》

■ 释义

这句话的大意是: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否平直,那么一定要用准绳量一量;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是方还是圆,那就要用规矩来测一测。

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对于一个党员来说,纪律就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对于一个政党来说,纪律就是安身立命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守纪律、讲规矩三令五申,言之谆谆。部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定了规矩就要照着办”;在外出考察时要求“自觉按原则、按规矩办事”;研究改进作风时指出“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明确提出:“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法律是党员、干部必须遵守的规矩。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

醉翁之意不在酒

■ 原文

有些干部聚在一起,搞个同乡会、同学会,一段时间聚一下,黄埔一期二期三期的这么论,看着好像漫无目的,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结交情谊,将来好相互提携、互通款曲,这就不符合规矩了。这种聚会最好不要搞,这种饭最好不要吃。有的人只要是他工作过的地方,都利用手中的权力“正正规规”地搞团团伙伙,全要搞成他自己的领地,到处插手人事安排,关照自己小圈子里的人,结果他们就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典出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 释义

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元旦、春节,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越来越多,违规以节会友联系“老乡情”、“校友情”、“战友情”的现象要警惕。中央强调严禁违规参加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实则是敲警钟、打预防针:面对各式各样的“情”,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纪律底线,绝不能越雷池一步;更要拥有一双“慧眼”,看清那些披着“情感”外衣的糖衣炮弹。一旦走错一步,“感情结”也会变成“感情劫”。

君子之交淡如水。党员干部必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我们不反对党员干部有自己的朋友圈和生活圈,亦不反对他们正常范围内的老乡、校友、战友聚会和礼尚往来,但交什么友,聚什么会,心中必须要有一面明镜,一杆标尺,行为必须循规蹈矩,不擅越“雷池”。对那些披着感情外衣,借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大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进行利益输送、协同贪腐、共同分赃的“圈子腐败”,应自觉远离,坚决制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