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于未然之前,禁于已然之后
■ 原文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既“禁于未然之前”,又“禁于已然之后”,为党员、干部拉起了高压线、划出了警戒线,在党风廉政建设中具有规范引导、控制约束、警戒告诫、惩罚威慑的作用。
——2015年6月26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 典出
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史记·太吏公自序》
■ 释义
以法治腐叫“治标”,以礼育人才叫“治本”。正如王岐山曾发文指出,立规修规要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统一。依法治国,公民不能都踩到法律底线上;依规治党,党员也绝不能全站在纪律的边缘。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这是相对于在管党治党和党内法规中纪法不分、错把法律当底线而言的。在党的建设中,则要坚持高标准在前,先把党的理想信念宗旨立起来、挺起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来都讲德法相依、德治礼序,家规族规、乡规民约传承着中华文化的DNA。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的“规矩”和崇德重礼的德治思想,也是党规党纪的重要源头。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
■ 原文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各级党组织要把严守纪律、严明规矩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党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不要语焉不详、闪烁其词。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 典出
将自千人以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国贼。身戮家残,去其籍,发其坟墓,暴其骨于市,男女公于官。自百人已上,有战而北,守而降,离地逃众,命曰军贼。身死家残,男女公于官。使民内畏重刑,则外轻敌。故先王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刑重则内畏,内畏则外坚矣。
——《尉缭子·重刑令第十三》
■ 释义
从前贤明的君王总是先申明制度,然后再施以重刑。刑罚重则将士内心畏服,内心畏服则对敌作战就坚强了。党中央在反腐倡廉问题上,历来坚持标本兼治,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就目前来看,中央的雷霆手段为政治生态改善奠定了基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领导干部中不严不实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不敢腐的氛围总体形成。与此同时,丰硕的反腐战果也为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腐败的一大社会恶果就是破坏秩序,使市场经济失去了公平竞争的基础。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反腐与发展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反腐的力度越大、举措越实,越能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