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要积极培养有利于健康发展的创新系统。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重视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还要强化工业基础能力,以市场牵引为主,以政府调控为辅,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建立以市场化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制,调动创新主体积极性。要完善人才、资本、园区、税收等政策环境,以互联网推动创业创新要素平台化、集聚化和生态化,培育低门槛、广覆盖、有活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市场化与专业化结合、线上与线下互动、孵化与投资衔接的各类创客空间,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筹等综合服务平台,营造创业创新环境。
第三,推动融合发展,打造大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融合,尤其是与工业、服务业之间的融合,通过调整产业关联度,加强产业链各环节的协调互动,面向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创新应用服务引领,增强产品、网络与服务的垂直整合能力,推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软件开发、通信服务的融合创新和互动发展;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新型显示器件等重点领域,要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国内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股信息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此外,还可推动业务重点领域互补、拥有客户资源和分销渠道的企业加强合作,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第四,构建安全可靠产业生态体系。一是构建服务平台。其中既包括以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为抓手,构建安全可靠核心信息设备综合验证、集成测试、系统评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还包括支持面向互联网的智能可穿戴、智慧家庭、智能音响、智能车载、智慧健康、智能无人系统等智能硬件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加强硬件样机设计平台、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加强研发推广。加快安全可靠服务器、存储系统、桌面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网络设备、智能终端等终端产品、基础软件和信息系统的研发与推广。三是开放信息资源。加快发展整合社会公共信息资源和文化娱乐资源,推动政府和公共资源的开发,充分发展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