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大家谈】慈善法出台:厘清规则,重塑信任

【两会大家谈】慈善法出台:厘清规则,重塑信任

3月16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草案明确规定个人不能发起公开募捐,承诺捐款不兑现或被起诉,摊派捐赠任务或构成犯罪。(3月16日《法制晚报》)

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捐助手段的多元化,公益捐助领域的问题也变得复杂化。一些人利用互联网平台,实行诈捐。一些人面对媒体,承诺捐款,但事后不兑现。凡此种种,但从个案来看,有的能在现有法律体系中找到依据,令其付出代价,但没有凸显慈善的法律意义。有的,比如承诺捐款不兑现,在过去没有法律来管,因此推动公序良俗建设,提升公民慈善信任更无从谈起。于此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的通过,正是希望提供一揽子的制度设计,为规范公益捐助,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专门的法律依据。

值得一提的还有,专门为慈善立法,可以推动公民法治观念在慈善领域的提升。一则,推动问题的解决,也让人看到问题背后的法律条款,理解慈善的法律规范。二则,带上“紧箍咒”的慈善者或慈善行为,更能激发慈善活力。因为遵纪守法,就是慈善最好的后盾。对被捐者而言,既要知道对方捐了多少钱,也要知道慈善事业的具体运作,通过慈善的透明,凝聚起爱心传递的力量。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慈善法出台,是让专门的法律管专业的事。但如何起到这个效果,实现良法善治,仍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而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是,公益事业治理的方式变化,顺应时代潮流,变管理慈善为规划慈善发展。毕竟,慈善连着人心,重管而轻引导,很难起到针对社会的规范作用,陷入一抓就散,一放就乱的僵局。

慈善法出台,治理仍任重道远。当下,重新审视慈善法,可以看到其一些刚性的措施,让人重塑公益信心。但须谨记的还有,我们究竟如何面对慈善法,并以什么样的监督态度迎接它。换言之,在其他慈善制度建设中,如何汲取依法治理的规则,既实现慈善事业的繁荣,又抓好慈善事业的发展。

毫无疑问,慈善法出台也是一次慈善治理转型的契机,政府可以借此,构建新的慈善治理结构,比如扮演好事后监管人的角色,创造好的慈善环境,搭建好的慈善平台,让慈善法在落地中,获得法治生命力,也给公民的善心撑起腰来。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