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教育质量报告,高校究竟该怎么做

面对教育质量报告,高校究竟该怎么做

4月7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这也是世界上首个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告”。《报告》称,2015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但目前尚存在专业和社会发展脱节、“重科研轻课堂等问题,从教学质量的认可度看,211、985高校反而不如一般院校。(4月8日《北京青年报》)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进步想象。这份沉甸甸的报告,不但详细介绍了当下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也毫不避讳的向公众坦诚了它所存在的问题,更通过翔实的数据对比对高校作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它在给我们呈现一个真实的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以这另类的形式扩大了民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监督,并促使他们对教育自身所蕴含的内容、肩负的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对这份报告的审视,不同身份、不同角度的切入,得到的结果可能会大不相同。比如对高等教育改革怀有强烈期待的人,在看到这份报告后,肯定会大失所望,因为报告呈现出来的具体问题本就不是第一次出现。然而在另外一些人眼里,这些问题又可能不是问题,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它也总是在问题的不但出现中得以完善、改进的。但是,比起民众的议论、坊间观点的博弈,我们更看重的,其实是高校在收到这份质量报告后,会有怎样的“连锁反应”?

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是,这份报告虽然罗列了高校在专业设置、科研教学上存在的诸多不足,但它却没有针对性的对具体高校存在的问题单独说明。此般现实下,就很容易造成“高校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都不愿意改革”的奇怪乱象。要解决这样的尴尬,光靠高校改革的自觉恐怕远远不够,真正要做的,或许还得像此前学位点评估那样,由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织专业人员对高校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梳理。

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高校也要有自己的“主见”。质量报告虽然呈现了不同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就一定要改变现在的培养方式。比如报告提到,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就业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高的突出问题。但在我看来,这本身就不该是问题。因为就业本身不是检验高校教育成败的标准,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工作,也并不代表高校教育就一定失败。而高校培养人才的终极目的,乃是为了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并以知识传授的方式,让他们的思维技巧、认知世界的方式、学习事物的技能得到质的提升,而这,恰是需要他们在毕业后参加不同专业的工作来验证的。举这样的反例并不是说高校就要和这份报告对着干、要对这样的权威说不,而是说高校在面对这样的报告时,要结合自身的学科方向、专业特色进行全面思考,并整合出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案,而不能在一片盲目中忘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失去了自己的坚守毅力。

如果从找出病根的角度讲,这份报告的确找出了当下高等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但高校怎么做,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置之不理,继续我行我素?还是在坚守自身的特色下阔步改革?这既考验着高校的智慧,也决定着它以后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