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克服“本领恐慌”的重要途径
非学无以应对考验。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把“本领恐慌”现状概括为“新办法不会用,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保持政治上的坚定、理论上的清醒、战略上的主动,从学习中寻找应对风险和考验、克服“本领恐慌”的有效方法。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昭示我们,只有不断提高学习水平、始终保持理论清醒和政治坚定,永不自满、永不停滞,以百折不回的勇气和毅力攻坚克难,才能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才能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非学难以“明道”。所谓“道”,就是政治方向,就是根本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把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穿始终。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深刻领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深刻领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深刻领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道”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深刻阐明了“达道”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通过学习以“明道”的典范。
非学无以“补短”。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海量增长、实时更新、瞬息万变的时代,是知识总量呈原子裂变姿态迅猛增长的时代。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就难以增强本领,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倡导下,中央政治局围绕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富有探索精神的学习。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昭示我们,只有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利用一切时间刻苦学习、终身学习,才能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非学无以提高决策水平。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强,很多是长期积累的硬骨头,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我们的决策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就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中央政治局同志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就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问题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各级领导干部要以中央政治局同志为榜样,把爱读书、善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自己近乎下意识的本能行为,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血液里,融汇在行为中。
三、登高望远的有效方法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观大势、察大局、谋大事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经过改革开放长期跨越式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发展同世界发展的内在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不可分。这对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在主持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科学分析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大势,指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要审时度势,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始终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深刻的历史思维,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坚持把总结历史经验和进行现实思考结合起来,把汲取历史智慧和精心谋划未来统一起来,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中央政治局高度重视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目的是从中获得深刻启迪,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学习古代国家治理的成功经验,是为今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寻找有益借鉴;研究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形成和发展,旨在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研究抗日战争史,是为了深刻阐释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积极姿态;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为了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深刻认识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目的是增强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自觉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总之,我们党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努力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
以战略重点带动发展全局。中央政治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有机统一,妥善处理局部和全局、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既坚持全面系统的观点、注重从全局高度谋划工作,又准确把握和抓好战略重点、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战略重点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衣领子”、“牛鼻子”。抓准、抓住、抓好战略重点,是保证“十三五”发展开好头、起好步的关键,是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获得全胜的关键。要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五大支柱性政策、补短板防风险来把握发展战略重点。比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其中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把握每一个“全面”时,又要善于抓住重点、牵住“牛鼻子”。在兼顾一般矛盾的同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充分体现出中央政治局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