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读本》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阐述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确实如此,小康生活应该是全面的,当然包括良好的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仍是粗放发展,经济发展上去了,国内生产总值翻番了,可生存环境恶化了,甚至是威胁到我们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又有何意义?因为粗放发展,“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急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保护,用踏踏实实的行动来践行可持续发展。
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一方面,打造绿水青山,离不开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创新,不仅在环境保护的设备、技术上要创造新办法,而且要在生态涵养与经济发展之间开创出新的模式,走出新的路子来。另一方面,打造绿水青山,离不开协调。不论生态区域规划,还是城市建设规划必须协调前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布局更加科学化;必要时,城市建设可以果断为环境让步,从而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第一增长点。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有开放促共享的理念。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整体,没有地域之分,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样不能分亲疏你我,眼光要从各自的一亩三分地看出去,摒弃“只扫门前雪”的狭隘观念,以兼容并包、因地制宜的态度,积极借鉴各地的先进做法和成熟经验,用好外来“方子”治地方“病”。更为关键的是,对于跨地域的生态建设责任要勇于担当,义不容辞,要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找准各自的战略位置,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区域间要强化沟通协作,鼎力配合、综合统筹、联合发力。唯有如此,才可以实现生态保护最大化。
总之,我们暂且不论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辩证关系,单就生态文明建设而言,就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所以,全国各地都要迅速转变发展理念,积极践行党中央的绿色发展战略,构建起良好的生态发展体系,支撑起地域经济社会进步的虬枝铁干,从而助推生态中国强势崛起。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2群:531249826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