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关联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政风民风的淳化;不仅是党政干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修课程,而且是一项人人可为的固本工程。
家风建设可固党性之本。“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再次重申了家风对于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党员,尤其是党政干部来讲,家风问题绝非是单纯的私域问题,其直接关系到为政者的党风政风。无数案例已经证实:家风败坏是腐化分子贪污堕落的主要引线。很多贪腐大案都伴随着整个家族的串联式犯罪。据报道,去年被查处通报的34名中管干部中超六成违纪涉及亲属。可见,要固党性之本,要保证党员尤其是党政干部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要紧抓家风建设,培育清廉纯正的家风。
家风建设可固文化之元。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培育向好向善的家风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人的责任与义务。我国自古是一个礼俗社会,长期以来,善风良俗在敦厚土地上的朴素沉淀,形成了浩然纯正的家风文化。在传统语境下,家风不仅仅意味着家庭和睦,作为一种兼容了礼节、教化、规训与亲情在内的精神薪火,其承载更多的是一种承续传统,纯风励德的文化意涵。可以说,家风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简朴的家庭美德显得格外珍贵,对传统文化的固本培元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在这种背景下,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人人有为。
家风建设可固和谐社会之基。毫无疑问,纯正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正气清的基础。在一个有涵养、有底蕴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人一定是一个知礼、明耻之人。社会多正人君子则崇德善施之风必盛。因而,一个好的家风家训不仅能够荫泽后代,而且能够纯化风俗,有利于整个社会形成和谐友善的良好风尚。但是,要达到这种效果,仅靠一家一户的典范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千家万户的共同努力,如此方才能够形成向善的合力,才能够固牢夯实和谐社会的根基。
家庭美德的弘扬,家风文化的传承将为我们的党,我们的文化,我们的社会带来固本培元的敦厚之风。家风建设是一项人人可为的固本工程,这项工程的顺利完成需要党员同志及其家属的率先垂范,也需要在家风文化滋养下成长起来的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身体力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2群:531249826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