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动能(2)

培育创新型城市发展新动能(2)

三是着眼全要素资源集聚,实现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创新发生在创新资源更集中的地方,创新型城市建设要依据全要素理论促进创新要素在城市的富集,让发展不仅仅依靠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驱动,更重要的是依靠科技因素、管理要素的驱动,实现全要素的创新驱动,让一切资源、劳动、资本、技术、人才、体制、文化的活力竞相迸发。当前,实现全要素的创新驱动:一方面,要盘活要素存量。创新型城市要坚决推动供给侧改革,面对土地等要素资源的稀缺,要通过“腾笼换鸟”让稀缺要素由低效率的市场主体流向高效率的市场主体,在盘活要素中去过剩产能、补创新短板。另一方面,要集聚要素增量。以人才要素集聚带动其他要素集聚,培养创新团队,推动项目实施,补齐创新“短板”,提升创新型城市的人才集聚度、提升人才对创新的贡献度;注重其他关键要素集聚,注重提高科技投入效率、要素使用效益,特别注重重大创新工程要素、智能制造要素资源、大数据要素资源、互联网+要素资源集聚,推进颠覆性技术突破,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让科技创新要素与管理创新要素在创新驱动中释放巨大能量。全要素集聚中,特别要注重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进行要素集聚,变分散、个体创新为族群、协同的规模创新,无论是企业、园区、城市的创新平台,要依托平台集聚主体、集聚资源,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从企业组织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到园区治理创新、城市治理创新,从市场规则创新到城市文化创新,围绕创新链条的各个环节形成创新“族群”,面向创新发生“临界”促进创新积淀,最终实现“族群”创新的“聚变”。

四是着眼全过程创新管理,实施创新流程管理创新。从创新投入、创新过程、创新结果管理各个环节强化创新管理,以全过程的创新管理实现科技投入产出的最大化。首先,注重投入创新。集中资源实施重大科技工程、重大产业工程,集成大规模资源投入重大项目,构建城市创新驱动的战略支撑点;基于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城市政府可以用“研发准备金”等创新做法吸引民间投资,推动企业、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注重建立与经济周期相应的科技投入机制,在经济高涨时注重加大研发基金的提取比例,经济低迷时以这种积累作为创新型企业“危”中求“机”的支持。其次,注重创新过程管理。注重科学决策,坚持创新决策的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对研发方向、技术路线、资源配置、组织构架的导向作用;注重链式管理,从研发、中试、试产、孵化、生产、推广,以知识产权为核心,运用众创、众筹、众扶、众包等新型创新手段,促进创新生成转化快捷化、高通量运行;注重规范运作,注重创新过程中通用技术标准的设定,避免研发过程缺少遵循带来的挫折,推进精致化、标准化的过程管理;注重问题导向,围绕简政放权、公平竞争、环境营造、成果分配、经费使用、人才流动、协同创新、分享经济等难点、痛点问题,科学施策、有效治理。再次,注重创新结果管理。坚持目标导向,注重指标设定,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园区、创新型城市的评价,要从技术导向转向市场导向,兼顾经济指标与社会指标,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综合评价,而不是从单纯的技术角度进行评价;充分考虑城市创新驱动的地方化特色,在绩效管理中给予城市创新个性指标以适当的权重;构建创新创业容错机制,构建机制为科技创业失败者再创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援助;要善于运用绩效问责实施目标导向,以责任落实倒逼创新驱动目标导向管理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中共泰州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