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立足当下完成“五大重点任务”,更需志在长远深化“五大要素市场改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五大方面。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各方面的注意力都集中于此。但必须看到,从相当大的程度上讲,这五大重点任务是在消化过去长期刺激政策留下的包袱,促使市场尽快出清,为更加复杂、更加长期的要素市场改革打开空间。长远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调整人口政策,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实施人力资本战略。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持续下降,老龄化社会的阴影正在逼进,必须调整我国人口政策。一是在五中全会宣布全面“放开二孩”后,还应动态推进,后续优化,严密监控政策效果,做好应对不同情况的政策储备。二是切实将以计划生育为核心的人口控制,过渡到以优生和提高人口质量为核心的人口战略,并进一步改写为教育和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力资本战略。三是尽快完善与人口流动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真正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2、审慎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流通制度。土地制度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极重要内容。当前,土地制度改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方面。要积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有关精神,积极总结借鉴重庆、深圳等地土地改革的经验,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和流转制度,并形成兼顾国家、单位、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3、深化金融改革,全面解除“金融抑制”。一是进一步深化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改革,适当降低国家持股比例,提升社会资本持股比例。二是加快民营银行的发展,积极发展一大批社区银行、村镇银行,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银行业生态体系。三是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在继续完善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覆盖全国的各类产权交易市场、“大资产管理公司”等。四是全面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实现资本市场化定价。五是改革金融业监管体系,以宏观审慎监管为目标,加强不同监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与相互协调,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实施分地域、分层监管。六是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4、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今日之中国,创新的重要性之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当务之急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努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在高端“买不来的技术”领域靠原始、自主创新艰难前行,在中高端依靠全面开放和“拿来主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与“集成创新”结合,最终建成“创新型国家”。与此同时,还必须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科研成果转化办法、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为创新培养更多人才。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强大的创新激励。
必须同时指出,即使是完成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也需要长效的制度改革支持。无论是化解产能过剩、清理“僵尸企业”,还是去房地产库存,都迫切需要调整相关激励机制(如政绩考核机制、中央地方财政体制等),以从根本上校正地方政府的行为方向,将基于中央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基于利益的内部动力,才能收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效和长效。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篇十分复杂的大文章,很难在短时期内毕其功于一役,对此要有清楚的认识。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