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变法图强•囚徒拜相

核心提示:管仲既推行道德教化,更主张依法治国。他认为,英明的君主知道,治民的根本是法律公正、制度明确:杀有罪,不宽赦,执行刑罚一定要说到做到。国君统一立法,百官就能守法;上面把制度公开,下面行事就都能合于制度。所以说,随意增删法令的,不执行、不遵守法令的,以及扣押法令的,都必须处死。法令有了权威,下面的人就畏惧了。

【编者按】13000年前,我们的先民怎样战胜了末日危机?西晋的腐败奢靡到了怎样让人瞠目的程度?一面诡异的镜子为何成为宋代以文立国的起点?一本失传已久的明代奇书怎样回归祖国?这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你都可以在让人耳目一新的的正史通俗读物——《中国故事:中华文明五千年》——中找到答案。值此建党95周年之际,经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出版社授权,宣讲家网自7月1日起连载《中国故事:中华文明五千年》,以飨读者。

中华民族变法图强的改革精神,发轫于2000 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诸侯国间弱肉强食的争霸战争不断上演。为了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改革家们顺应时代的需要,通过一次次尝试,冲破一道道阻力,探索强国之道,为国家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直到现在,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奋发图强的精神仍一脉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囚徒拜相

导读:齐桓公的霸业如何成就?齐国的命运为何能与管仲这个曾经的囚犯紧紧绑在一起?

公元前684年, 正值春秋时期。 列国并峙, 征战不休, 边境各族也发展起来了。各国相互攻伐,争强求富成为新的时代主题。此时,齐国桓公刚刚即位,正踌躇满志地想要成就一番霸业。

这一天,在鲁国通往齐国的道路上,一辆囚车正在狂奔。车上的囚犯即兴编了一首激昂的歌曲,一路教车夫唱着。车夫越唱越起劲,越唱车驾得越快。囚犯应和着车夫的歌声,脸上却不时露出紧张的神情。这个囚犯是什么人,又为何如此行色匆匆呢?

4-1

图 4-1 汉代画像石拓片《管仲射小白》

事情还要追溯到两年前,当齐桓公还是公子小白时,齐国发生了一起宫廷政变。公子小白的哥哥齐襄公被堂弟公孙无知所杀。但不到一年,篡位的公孙无知也被国人杀死,齐国一时没有了国君。正在国外避难的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同时回国争夺君位,公子纠的师傅管仲在和小白狭路相逢时放出暗箭,恰中小白的带钩。(图 4-1)小白诈死,得以赶在公子纠前入齐即位,捷足先登,这就是后来的齐桓公。

公子纠和管仲败退到鲁国, 齐桓公为绝后患, 叫鲁庄公杀死公子纠, 交出管仲,否则齐军将全面进攻鲁国。鲁庄公心惊胆战,在齐国的压力下,下令杀死公子纠,并将管仲擒住,准备送还给齐桓公发落。

囚车上的人正是管仲。管仲生怕鲁庄公改变主意,将他抓回处死,所以一路飞奔。本来两天的路程,结果管仲只用了一天半就平安到达了齐国。可是,在这里等待他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

在齐国边境,管仲见到的竟是他的老友鲍叔牙。鲍叔牙命人打开囚车,去掉刑具,又让管仲洗浴更衣,并对他说,齐桓公有做霸主的远大志向,希望他能辅助齐桓公治理国家。

管鲍二人自幼相识,家境优越的鲍叔牙非但没有看不起没落贵族出身、穷困潦倒的管仲,还和管仲一起经商。每次分钱管仲会多占些便宜,鲍叔牙也理解管仲这么做是为了赡养母亲,一来二去,两人相交甚笃。

管仲曾想通过当兵从政,但事实证明,他不是个当兵的料。在军队服役期间,管仲曾多次临阵脱逃。人们讥笑管仲贪生怕死,只有鲍叔牙认为他有真才实学,且谋大事不拘小节。因此,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荐管仲,说管仲乃天下奇才,要齐桓公以齐国强盛为重,忘掉旧怨,赦免并重用管仲。齐桓公是位明君,心胸广阔,他认真听取了鲍叔牙的建议,决定选择吉日,以非常隆重的礼节亲自去迎接管仲,以此来表示对管仲的重视和信任,同时也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贤达大度。

管仲没有想到,从此之后,齐国的命运就和自己这个曾经的囚犯,紧紧绑在一起了。

齐桓公之所以有称霸之心,源于西周实施“封邦建国”后,有的诸侯国发展壮大,有的则每况愈下,强国想要逐鹿中原,就要向弱国发起攻伐。齐桓公即位之前,齐国就先后兼并了几个小国。而此时,“夷狄”对华夏诸国的进扰越来越频繁,本应维护各国和平的周王,却由于土地和人口的不断减少,沦落到反要依靠诸侯国接济的地步。

这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替周王号令天下,维护华夏的稳定。胸怀大志的齐桓公很想拥有这样的资格,但齐襄公留下的齐国,是个朝纲混乱、国力不振的烂摊子,经常被山戎等外族骚扰。管仲真的能如鲍叔牙所说,帮助齐国称霸中原吗?

齐桓公也有同样的疑问。管仲的回答是:要使国家富强、社稷安定,就要先得民心;要得民心,就要从爱惜百姓做起;爱惜百姓,就要先使百姓富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关于治国图强之道的阐述,打消了桓公心头的疑虑。不久,齐桓公拜管仲为相,还尊称他为仲父。

管仲拜相后,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这一天,临淄城东十里的农民们纷纷跑到田里看热闹。几十个分管农业的朝廷官员和随从带了丈量工具,正准备测量被划成“井”字的农田的尺寸。大家议论纷纷,这些人究竟要干什么呢?

原来,管仲推行了“均田分力”“相地衰征”的土地政策。“均田分力”就是把土地公开折算后租给农民,使其分户耕种。这样可以让农民自觉抓紧农时,不辞劳苦地经营,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与“均田分力”相配套的是“相地衰征”的新田赋制改革,就是依据土壤的肥瘠征收数额不等的实物农业税。管仲的改革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齐国收到了“粟如丘山”之效。

一次,齐桓公出外打猎,因追赶野鹿而跑进一个山谷。齐桓公看见一个老人,就问这位老人这是什么山谷,老人回答说叫愚公山谷。桓公好奇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老人说他本人就叫愚公。桓公继续追问老人名字的来历,老人讲述了自己的一段经历。原来,老人畜养了一头母牛,生下一头小牛,小牛长大后,老人卖掉小牛买来了一匹小马。一个少年说牛不能生马,就把小马牵走了。附近的邻居听说了这件事,认为老人很傻,就叫他愚公。桓公把这件事告诉了管仲,管仲整了整衣服,向桓公拜了两拜,说:“这是臣下的愚笨,才会有这样强取豪夺的事情发生。那位老人知道现在断案不公,所以只好把小马给了那位少年,还是让臣下去做一些修明政治的事情吧。”

管仲既推行道德教化,更主张依法治国。他认为,英明的君主知道,治民的根本是法律公正、制度明确:杀有罪,不宽赦,执行刑罚一定要说到做到。国君统一立法,百官就能守法;上面把制度公开,下面行事就都能合于制度。所以说,随意增删法令的,不执行、不遵守法令的,以及扣押法令的,都必须处死。法令有了权威,下面的人就畏惧了。公元前 685 年,齐桓公接受管仲依法治国的理念并在齐国实施。此后,“事断于法”便成为法家法治的基本理论。

一次街头偶遇,管仲又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这天,在临淄的一条街上,管仲看见一位衣衫褴褛的妇女抱着她两三岁的女儿大声痛哭。管仲走近一问,原来,官府经常会在粮食收成之前催缴各种赋税,因为没钱,她和丈夫不得不靠借高利贷来维持生计。如今家里债台高筑,她的丈夫也因过度劳累病倒了,无奈之下,她准备把唯一的女儿卖给别人换点儿救命钱。听完妇人的哭诉,管仲赶忙把身上所有的钱给了她。管仲陷入了思考:怎样把有相同境遇的贫民从高利贷的囚笼里解放出来呢?

一天,齐国各地放高利贷的人都收到了齐桓公的邀请,春风满面地赶到临淄赴宴。在发出邀请之前,管仲先下令各地前来朝拜齐侯者,献礼中必须有一种名为“鐻(j ù )枝兰鼓”花纹的美锦。此后,“鐻枝兰鼓”美锦价格暴涨,每匹价格翻了好几倍。席间,齐桓公起身向与会者敬酒,感谢他们把钱、粮借给贫民,及时为朝廷上缴了税赋。看着大家喝完酒,齐桓公突然话锋一转,提出想给贫民们偿还高利贷, 但苦于国库空虚, 想拿 “鐻枝兰鼓” 美锦换取他们手上的借贷凭条。最终,齐桓公用不到 3000 匹的织锦,清偿了全国贫民的高利贷本息。老百姓听到这个天大的喜讯感慨万分,国君对我们如此关怀,谁还能不用心种田除草?

这正是管仲改革的主旨之一:改革必先安民、惠民。颁布的政令只有顺乎民心,才能保证改革的深入和持久。

4-2

图 4-2 战国盔形器

考古工作者在山东滨州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盐业遗址群。通过对出土的盔形器(图 4-2)、滤器等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齐国沿海地区的盐业生产已经相当发达。这里面也有管仲大胆改革的功劳。

一天,齐国的食盐生产重地渠展的人们都在私下传着一个消息:官府要禁盐了!要知道,渠展人几乎都以制盐、贩盐为生,这一禁岂不是断了大家的生路?一时间,人心惶惶。

心神不宁的不只是渠展的老百姓,还有朝廷里的一些官员。朝堂上,管仲上奏,他打算发布政令,将食盐的生产权给予私人,之后全部由官府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管仲话音刚落,三朝元老宁越马上厉声反对:“撇开工商业者地位低贱不说,这么做很可能重蹈周厉王垄断工商山泽之利而引发‘国人暴动’的覆辙,齐国祸不远矣!”

管仲何尝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周厉王专山泽之利为祸,而自己的食盐专卖政策则允许甚至鼓励私人生产,政府仅仅控制食盐产品的购销,这与周厉王有着本质区别。 更重要的是, 工商业的赢利能力远远大于农业, 是增强国力的最佳途径。最终,齐桓公站在了管仲这一边。

管仲实施专卖方针,敞开盐池让民间自由生产,然后由国家统一收买。因为操控了盐业的销售和产值,进而操控了报价,齐国的盐出售到别国去,售价被抬高到成本价的 40 倍,国家和商贾都得利颇丰。

在行政、军事、外交等方面,管仲也开创了一系列新举措,让人耳目一新。管仲的变革,少了“礼仪”之类的禁忌,一切从实际出发,引导和改变社会风气,并从社会制度上加以明确。梁启超称管仲为中国最大的政治家一点也不为过,管仲虽然生活在春秋时期,可他的头脑丝毫不老旧呆板,治国如是,对外称霸亦如是。

公元前 679 年,齐桓公在鄄(今山东鄄城北)会盟诸侯,开始其霸业。公元前 667 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幽地会盟,周惠王也派人参加了这次盟会。周天子的代表召伯廖以天子的名义,向齐桓公授予侯伯的头衔。从此,齐桓公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霸主。

为名正言顺地召集各国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管仲建议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就这样,在齐国的主导下,各诸侯国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维护了春秋时期的大局稳定。

公元前 661 年的一天,齐国君臣正在议论国事,忽然有人报告收到邢国发来的告急文书,称遭到北方狄人的大举进攻。帮还是不帮?考虑到华夏各国多为近亲,同根同种,不能见死不救,管仲建议齐桓公马上派兵前往救援。

在评价齐桓公霸业时,孔子说,齐国之所以能称霸,全在于管仲的协助。如果没有管仲,华夏诸国就会倒退到“被发左衽”的时代了。(“被发左衽”语出《论语·宪问》,指披头散发,衣襟向左,是夷狄的特点;华夏的特点是“束发右衽”。)

齐国带领各国击退了入侵的戎狄,而同时期位于西亚的亚述帝国和巴比伦王朝却没能经受住外族的入侵。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河流域平原叫“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区” , 巴比伦人就生活在这里。 住在巴比伦以北的亚述人是一支武士民族,有着强烈的好战欲望。公元前 7 世纪,亚述征服了巴比伦,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埃及,也都先后归入它的版图。

然而,亚述人热衷军事征伐,忽略了经济生产。历史的转折出现在亚述国王巴尼拔在位期间:衰退的国力已难以支撑巨大的征战耗费,对被征服地区的震慑力也急剧下降,游牧部落西徐亚人趁机入侵,被征服地区纷纷独立。

好战必亡。公元前 626 年,被亚述人任命为巴比伦尼亚总督的那波帕拉萨起义反抗亚述,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力图复兴巴比伦文明。公元前 605 年,最后一座亚述城镇卡赫美什被攻陷,亚述王自杀。

公元前539年10月5日的晚上, 新巴比伦的一个年轻王子正在举行狂欢宴会,纵情享乐的奴隶主们以为他们的城墙是那样高大而坚固,谁也攻不破。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波斯人会利用穿过城墙的幼发拉底河打进来。

4-3

图 4-3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

4-4

图4-4 古巴比伦 《汉谟拉比法典》,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法典铭文刻在一段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该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 3500 行 282 条。)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文明发展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里发明了人类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图 4-3),建造了第一座城市,编制了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图4-4), 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第一个阐述了上帝 7 天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巴比伦帝国的突然毁灭,让灿烂的两河流域文明戛然而止。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