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信息传递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防汛救灾,信息传递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专门就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形势非常严峻、任务非常繁重,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进一步行动起来,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我国气候异常,长江流域入汛时间较往年提前了11天。自入汛以来,南方发生20多次强降雨过程,太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全线超警,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面对严峻的抗洪救灾形势,13亿多人民同仇敌忾共抗洪魔。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提出6点要求,强调要“科学精准预测预报”。

科学精准预测预报,能够最大程度减少损失。对灾害的准确预测和预警,已经成为了赢得时间、早做准备、科学抢险的前提。面对特大洪灾,各级党委和政府就不能只顾埋头救灾,更需要抬头看天,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更加细致、更加精细化地加强雨情水情监测预报预警,进一步加强对汛情、灾情的分析研判,着力强化应急值守和会商分析,并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把握防汛抗洪的主动权。

群策群力,落实好群测群防机制和措施。“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预测预报并不只是气象部门的事情,必须集13亿多人民之力。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不能完全依靠专业队伍进行监测。只有把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好,洪涝灾害专业监测才有依靠,群专结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才有坚实的基础,提高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才有前提和条件。

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灾减灾作用,能够在错峰让路中避免洪峰叠加,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城区安全。先前根据长江防总统筹安排,“长江1号”洪峰经三峡水库调度调蓄后就开始以3.1万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匀速下泄,最大削峰每秒1.9万立方米。通过削峰既避免了长江上游的洪水与中下游洪水叠加,也减轻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

预警信息既要“迎进来”,更应“送出去”。预警信息若能及时传递,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更大损失,甚至挽救更多同胞生命。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已经成为防灾避灾的前提和基础,倒逼着气象部门努力、各级政府主导、相关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解决好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使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广泛、有效地传递到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手中。

汛情灾情就是命令,大灾就是大考。近期,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国雨区出现“北抬东移”,一些地方将有暴雨、局部有大暴雨,已经进入“七下八上”防汛最为关键的时期,下一阶段防汛救灾形势依然严峻。各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必须强化责任,形成合力,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科学精准预测预报,打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在齐心协力中坚决打赢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这场硬仗。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