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还是不改好

“老地名””还是不改好

因为在征集新地名的通告中附上了暂时拟定的地名“定军山市”,这些日子陕西勉县吸引了不少关注。有人就提议,算一下因为改地名而增加的开支。当然,勉县的地名更改,源于撤县设市的契机,即便沿袭原地名,行政区划的调整带来的支出也难以避免。但对于那些有意更名的地方来说,改地名的成本账,值得好好算一算。(2016年8月3日《人民日报》)

眼下改地名并非陕西省勉县的“专利”,而是各地的通病。不少政府部门争先恐后,拿地名“开刀”,从孙子故里到诸葛亮故里,从赵云故里到朱熹故里,“武侯市”、“诸葛市”、“三国市”等均是改名备选之列。笔者认为,“老地名”还是不改为好。因为一来扰民,二来浪费钱财,三来隔断乡愁,四来破坏生产力。

先说其扰民。一个地名少说也有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已经在老百姓脑海里留下不能磨灭的印迹,一下子改了叫老百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找不到地名的“北”。“新地名麦积,不顺口又不好听。而且在麦积区还有一个麦积镇,很容易相互混淆,所以我们一般用‘麦积’指代这个城镇,用‘北道’指麦积区的城区,这样更好区分。”更改地名还会带来许多“连锁反应”,居民身份证与户口本、银行开户信息等许多和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都要更换,平添了很多麻烦。你说扰民不扰民。

继说其浪费钱财。据报道,按照该县公务员杨唯(化名)计算,仅县级政府和县村两级机构章、印、匾的更换就需要70万元左右。“这还是保守计算。”杨唯说,“要是再算上县级党委、人大、政协,那又有一大批章,国企、私企章也要跟着换,100万元都打不住!”改一个地名就用这么多的钱,那全国各地都纷纷响应,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令人瞠目结舌,再富裕的国家也架不住“败家子”们的瞎折腾。

773

再说其隔断乡愁。一个地名,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名称,而且往往记录着一段故事、一个典故,约定俗成,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智慧价值,是传承乡愁的最好载体。而乡愁与爱国密切相连,是做人起步,道德的支点。“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激发人们爱国热情。假如地名都改了,人们连历史都不知道,上哪去找乡愁呢?你说可怕不可怕!

最后想说它对生产力的破坏。在时间就是效率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创业的发展上,我们还唯恐落后受制于人呢?假如把这些时间及资金投在创新、创业上,会是一副什么样的美景呢?一心不能二用,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做了这就不能做那,改地名对生产力的破坏作用还不小哩。改地名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这是铁定的规律,要是改地名能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话,一天改一个地名,我们就不用在生产力发力了,正如杨福泉所说,想要提升一个地方的知名度、推动经济发展,除了依靠本地的自然人文资源魅力外,还应思考怎样保持这种魅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就不要把人力财力浪费在改地名上,脚踏实地,在创新、创业上狠下功夫,才能打造老百姓的“金饭碗”,赢得全社会的掌声。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