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百亿元社会投资增绿北京

生态建设:百亿元社会投资增绿北京

北京市生态建设,过去主要靠政府投入。如今,随着重大投资逐步减少,运用市场手段,积极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已成为北京生态建设的重要突破方向。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近3年来,北京市通过土地流转补贴、绿化基金等方式,已撬动上百亿元社会资金,参与平原地区规模化苗圃、节水高效果园、湿地公园等项目,社会投资成为北京园林绿化建设的生力军。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通州区潞城镇的北京金诚苗圃。这家苗圃于2014年启动建设,占地658亩,现育有树苗20多个品种、10多万株。和传统苗圃不同,这里不仅有连方成片的树阵,还有健身步道、凉亭、集雨池等休闲设施,漫步其中,和在城里逛公园的感觉差不离儿。

“苗圃前期建设,公司投了8000万元。”苗圃负责人芮学红告诉记者。而吸引企业在此落地的主要是北京市关于发展规模化苗圃的土地流转补助政策:在城市发展新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建规模化苗圃的,政府财政每亩每年补助1500元;在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苗圃的,每亩每年补助1000元,并且允许建设临时生产附属设施。金诚苗圃所在的通州区属于城市发展新区,每亩地每年1500元的补助,正好和实际的土地租金持平,等于租地没花钱,一年能省下资金近百万元。

在这一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本市的规模化苗圃项目3年来已经吸引社会资金60余亿元,建设面积到今年底达到10万亩。“政府补助,实际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市种苗站副站长姜英淑介绍,目前规模化苗圃总投资中,市级政府土地流转补助资金约2.8亿元,占5%,其余95%投资全部由企业筹措解决,可以说政府投入撬动了20多倍的社会资金。

政府小投入换来绿化大回报。据测算,10万亩规模化苗圃建成后,北京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提高0.4个百分点。全市大规格苗木自给率将提高30个百分点,达到80%,并且还可以吸纳2万农民绿岗就业。

在北京的高效现代果园建设中,政府资金同样发挥了杠杆的撬动作用。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产业发展处了解到,“北京市果树产业发展基金”已于去年底成立。基金由政府出资10亿元,募集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10亿元。北京市域范围内的高效现代化节水果园及果品产业链相关项目经营建设主体,符合建设标准的,经营者自筹60%,政府通过基金予以支持,以股债结合的形式出资不低于40%。

市园林绿化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施海介绍,“北京市果树产业发展基金”主要应用于新建高效节水果园和老旧果园的更新改造。目前,首批核准基金逾60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10亿元,建成了一批千亩规模的现代高效果园。预期通过基金的引导带动,将来撬动的社会资本投入将达66亿元。

社会资金还积极参与本市湿地公园建设。记者了解到,本市将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分别在房山区和通州区各建设一个高标准的湿地公园,由企业进行项目投融资,政府以特许经营权等方式使企业获得一定回报。据初步估算,两处湿地公园的建设投资将在30亿元以上,全部由社会资金投入。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