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少了”让我们看清体育的真面目

“金牌少了”让我们看清体育的真面目

里约奥运会赛程已过半,中国代表团也已经结束了多数优势项目的比拼。截止里约时间8月14日,中国代表团共获得15块金牌,而伦敦奥运会赛程过半之后,中国代表团一共在10个大项上拿到了25枚金牌。更有媒体悲观地预测,中国在本届奥运会能获得的金牌可能创近5届的最低。中国的射击、举重、蹦床、击剑、游泳、体操等优势项目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滑铁卢。

金牌少了,很多人会给出各种各样的反思——一些优势项目后继乏人,管理体制已不适应体育发展的需求,以至裁判不公现象,等等。这些对“金牌少了”的原因分析,针对具体的项目和比赛,可能都有其道理。但是,在分析奥运会比赛结果时,不应该忽视的一个大前提是:奥运会是世界级运动高手的较量,胜败得失均在毫厘之间,这才是竞技体育的真面目,也是奥运会比赛保持魅力的源泉。

其实,不光是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少了,美国的金牌数也有所下滑,不少“小国”则在奥运会上获得了历史性突破。如果把奥运会视为国家竞技体育实力的竞争,那么这种竞争从来不是一元,不像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总是几个大国在国家舞台上叱咤风云,这种竞争是多元和丰富的。一个所谓的“小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可能并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但是在特定的体育项目上,它同样能够站上世界巅峰。

竞技体育是充满偶然性的。一个运动员世界排名第一,并不意味着在奥运会上就十拿九稳地获得金牌。射击比赛脱靶、排球发球失误、体操动作失误,这些看上去“低水平”的错误,同样会发生在世界级运动员的身上。当然,一个运动员可以“偶然”地失误,与奖牌擦肩而过,也可能“偶然”地超水平发挥,超越比平时排名比自己高的选手获得金牌。金牌获得数下降,也可能是“偶然”的一种表现。

针对中国的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有一个笑话是这么说的:中国有两个比赛项目最稳定,一个是乒乓球,另一个是男子足球。不得不说,这种“超稳定”的发挥让比赛缺少了一分观赏性。在乒乓球项目的决赛中,人们常常能够看到决赛双方的选手都来自中国,也就是中国队提前锁定金牌。本届奥运会中,在中国拥有不少粉丝的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闯入半决赛,给该项目增添了“谈资”。这种比赛的非稳定因素让竞技变得更有意义,更具观赏性。

体育的真面目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耿直”。在本届奥运会上,有人为中国代表团在一些具备夺金实力的项目中错失金牌感到遗憾,也有人觉得金牌没那么重要了,多得一块少得一块并不能说明什么,这也是人们对竞技体育所持有心态的微妙转变。一个运动员成功的背后,少不了本人历经多年的辛苦训练和庞大团队的支持,没有取得更理想的成绩,固然是一种遗憾。但是,对国家发展竞技体育事业而言,没必要为一时的金牌得失而过度检讨。

虽然本届奥运会上中国队的金牌少了,这一个体育界的“奥运周期”好像过得不那么完美,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几年中国的群众体育事业得到了明显提升——跑步成了流行的都市新风尚,各个城市争相举办马拉松赛事的背后是全民运动基础的提高;城市里的健身房也成了方兴未艾的产业。通过奥运会来带动全民健身的习惯,不正是发展竞技体育的一大目标吗?如今,在奥运会的金牌视野以外,更多积极的改变已在发生。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