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讯:大数据为何有识才慧眼(2)

王通讯:大数据为何有识才慧眼(2)

还有伯乐的本事呢

看完上面的案例,你可能会认为基于大数据的识人本领,讲白了就是“以微知著”,拿“千分之一秒”做文章。其实,大数据还有别的本事呢。现在就再举一例。

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用人单位都保存着员工的人事档案。目前,档案里记录的不过是员工的一些自然信息、能力信息、履历信息等,比较简单。如果我们建立一个大数据平台,就可以以这些信息为基础,进一步扩大搜集范围,例如将员工留在社交平台、浏览网站上的数据撷取过来,那就能立刻使他的相关信息丰富起来。

在四川成都,有一位年轻的大数据科学家,建立了基于大数据的“人才雷达”,能够从九个不同的维度,把一个人的相关数据撷取过来,使之丰富化、形象化、个体化。例如,你的“学术水准”,大概是从你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与被引用指数那里获取的;你的“社会活跃程度”,大概是从你出席国内外论坛次数那里获得的;你的“阅读领域”,大概是从你的购书记录与浏览网页那里获得的:你的“交往对象”,大概是从你的朋友圈那里获得的;你的“发展潜力”,大概是从你近五年发表论文的影响力那里获得的:你的“生活习惯”,大概是从你的手机、计算机开关时间那里获得的……这样,大数据就能够从四面八方为你或其他任何人画出一幅形象逼真的“素描图”。据报道,现在有的电商已经掌握了每个顾客的一万多个“标签”,就是一万多个特征标志。只要法律允许,画出一张你自己也不知道的“素描图”,应该不是难事。

人们只能长叹一声:“大数据已经炼就了火眼金睛!”

由此不难理解,哪个部门或组织若要寻访人才,依靠大数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渠道。

中国人推崇“伯乐相马”。在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除了有才爱才的个体伯乐和强调公平的制度伯乐外,还有了身手不凡的“大数据伯乐”。三种伯乐各有各的长处,三方结合在一起,必能收“放大增强”之效。

有志于引才的部门与单位,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系中国人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