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作用不断提升
党建工作成效不断显现
全面深化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既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要内容和保证,也直接关系着国有企业改革总目标的实现。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单位认真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基层党组织作用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党建呈现不断加强的良好态势。截至2015年底,国有企业在岗职工4162万名,其中党员1014.3万名、占24.4%,建立党组织79.5万个。
——基层基础得到加强。各地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同步建立健全党的组织,2015年全国新增国有企业党组织2.1万个。农业银行推动支部建在网点,单独建立党支部的达到90%;中建总公司调整充实党务工作人员700多名。
——组织生活制度得到落实。中管金融企业和中央企业党组(党委)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专题党课。交通银行、航天科技等对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山东、河北等地在国有企业推行党员活动日制度。
——党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围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维护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甘肃开展先锋引领行动,全省各类企业共创建党员示范岗3万余个,党员责任区2.4万个;武钢、鞍钢等在去产能中“一人一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保证11万余人平稳转岗分流。
——适应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党的建设工作及时跟进。在深化改革中,国有企业认真落实中央“四同步”“四对接”等要求,力求党的建设同步推进、同步加强。中国银行在设立新的一级分行时,均同步设置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上海上港集团80%以上的二级公司配备了专职书记。
此外,混合所有制企业也按照“四个同步”要求,积极推进党建工作:
把开展党建工作作为混改的前提条件,同步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搭建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有机融合的组织架构;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积极探索与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机制;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在凝聚职工、促进发展上彰显党组织独特优势;抓好文化融合、培育共同价值,提升企业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亲和力。
风正劲足好扬帆,深化改革正当时。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和深水区,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不断提升国有企业的制度优势和竞争力,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