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的“严”要素

公文写作中的“严”要素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严”字俨然成为社会上下聚焦的字眼,俨然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牢记的字眼,并且处处充满“严”的气氛,公文写作也不例外。其实,中央“八项规定”早已对“公文写作”有了“严”的要求,即“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此外,笔者想结合公文写作的心得,浅谈其中“严”的要素。

一是公文写作的风格要“严谨”。写公文,不同于写小说、散文、诗歌那样随意、那么有感情色彩,它讲究的是严谨。一是要讲政治,也叫“讲原则”。这是公文写作的根本要求。不管是写公告,还是写请示,都要讲政治,都要向党中央看齐,不能违背党中央的意图,要把党中央的意图贯穿始终。同时,这决定了公文写作的语言必须中规中矩。二是讲格式,也叫“讲套路”。这是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的格式大致相同,一般有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等。但有也不同之处。比如我们常见的两种公文,即通知、通告,虽一字之差,但也有不同,通知“有抬头”,通告“没抬头”。

二是公文写作的内容要“严实”。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中写道:“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公文写作的内容要从严从实,既要简明扼要,又要通俗易懂。比如向上级做一个“请示”,要用简短的话讲清请示事情的原委即可,而不需要用上千字来大谈特谈其重要性、必要性;做一个会议纪要,内容需要客观、精炼地反映会议精神,而不能像做会议记录一样,什么话都要记录在案。还有一些公文材料,需要有数据支撑,而不能泛泛而谈。其实,公文写作也要“有血有肉”,否则读起来就是“党八股”,毫无味道可言。

三是公文写作的检查要“严格”。一篇公文,代表的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形象,甚至代表着一级党委政府的形象。公文写作,来不得一点马虎。公文完成后,必须要认真校对检查,特别要“三查三改”。一是查错别字和错别标点,这是最基本的。“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甚至是一篇文章为之蹉跎。我们要练成“火眼金睛”,让错别字和错别标点消失于无形。二是查啰嗦累赘。前后文有相同表述或是“相同字眼”的,该删减就得删减。三是查逻辑错误。这需要一定的功夫。有些逻辑错误很容易看出来,有些逻辑错误自己都发现不了,这需要加强练习,加强逻辑思维的培养。这都要求我们养成“回头看”的习惯,写完公文后多瞄一眼、多看一遍,保证公文不犯“低级错误”。

公文写作,虽是“小事”,但是它能反映“文风”,有甚是能反映党风政风。我们必须把握其中“严”的要素,从严写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方方面面得到落实。

(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人民政府)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