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乡愁文化纳入官员政绩

假如把乡愁文化纳入官员政绩

在四处呐喊终于为几千个中国传统村落要了“名分”之后,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的担忧却丝毫没有减轻,甚至常常感到“苦于无策”。(1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这的确是个难题,纵观中国近30年发展历程,经济上去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了,但总感觉很多东西似乎丢掉了,当我们想捡起来的时候,却发现已物是人非。比如乡村,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再也回不去了,于是乎,那份长长的思念就会像纽带一样,将乡愁无限放大、拉长。

乡村文化,其实反衬的却是当地的人文历史,是我们的根,村落的建设发展需统一还是保持原汁原味,估计在很多城里人或专家学者看来,应该保持原貌,可对于那些仍然耕种于这块土地的留守百姓来说,岂能不渴望早点离开这儿,过上城里人的日子?中国梦的根本在于和谐、幸福,如果心中向往的生活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又谈何实现中国梦?

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发展就不仅仅是表面的,还有更深层的人文历史的保护,更要让村里人过上与城里人一样幸福的日子。但当村落与城市“千城一面”的发展模式一样,那传统村落还会有乡愁吗?还是那个令人魂牵梦绕的思念之地吗?

所幸的是在学者专家们的积极呼吁下,国家给予了这些村落“名分”,但在该如何保护性发展的问题上,难题非常突出,旅游推广是必经之路,但似乎又是这些千姿万态村落的毁灭之路,难免落入千村一面的尴尬境地,如果是这样,散落在传统村落里的乡愁还会存在吗?

现在的中国已经具备能力去做任何一件事情,比如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性发展,但为何却效果不尽人意呢?笔者认为,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地方政府缺乏区域特色发展理念,只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追求所谓的GDP,而忽视了文化产业的长久发展,更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试想一下,每到年终岁末,各地官员都得向上级主管领导进行总结、汇报,更要畅谈来年当地发展思路,假如政府部门能够将乡愁文化的发展纳入到地方性区域发展特色当中去,当下传统村落这种只求短期经济效益,只求发展速度而不求质量的“千村一面”现状是否会得到改观?

众所周知,官员政绩如何,主要体现在任期内当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一旦将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纳入政绩当中,成为官员工作汇报的一大块,那么当下出现的毁古迹建现代高楼大厦,商业味浓的传统村落旅游就会得到官方的重视和纠错,政府有关部门也会在如何发展、弘扬当地人文历史特色方面下功夫,“千村一面”的囧状也将会得到改观。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QQ交流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