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职能,激发新活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上是深化改革,核心关键词也是改革。一年来,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许多地区都下大气力优化制度供给、释放改革红利。
政府收住“手”,市场迈开“腿”。
在西部经济版图上,有一颗“星”表现亮眼——重庆两江新区。世界500强有129家入驻,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成型,以猪八戒网为代表的一批本土互联网企业走向全国……
面对竞争激烈的招商引资,两江新区的法宝之一就是打造便民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该区围绕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涉及行政审批的15个部门整合为4个,实现“一站式”服务集中审批职能。一连串“瘦身”之后,全区所有审批事项平均对外承诺办理时限,由24.4个工作日提速到9.31个工作日。
搭建新平台,创业动力足。
在江西南昌经开区清华科技园的创新工场,创业者孙煌敏和团队正调试着新发明的产品——智能助力单车轮毂。之前,孙煌敏团队已成功创立“有路”二手书商城。作为南昌首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江西清华科技园汇集了30余家大学生创业团队。年初以来,南昌经开区陆续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搭建了腾讯青年众创空间(南昌)、北大科技园众创空间、驻区高校创业孵化中心等众创平台,助力有志青年创业创新。
保障有配套,改革有底气。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必然会带来一些冲击。阵痛难免,但可以缓解。政策须有序配套、稳妥实施。一年来,伴随“三去一降一补”,社会托底工作也有条不紊,为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去产能任务相对集中的东北,就业压力较大,人社部日前会同国家发改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东北等困难地区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决定自2016年四季度至2017年底,在东北等困难地区展开就业援助。江苏省打出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等“组合拳”,在去产能中妥善安置职工。
开局良好,后程可期。一年来的实践表明,供给侧的改革举措,让中国经济筋骨越来越强健。明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人们期待,中国经济将展现更美气象,焕发更多生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