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城市副中心办公区使用热泵系统供暖和制冷
对话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
北青报:目前本市供暖方面对新能源的利用情况如何?像地热及热泵系统这一新能源的贡献有多大?
市发改委:本市的新能源利用目前主要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太阳能,包括光热利用和光伏发电;第二种是地热及热泵系统;第三种是风力发电;第四种是生物质发电,此外还有小规模的小水电在运用。在这些新能源中,用于供暖的主要是地热及热泵系统这一类新能源。据初步估算,截至2016年底,地热及热泵系统的供暖面积,已经达到5400万平方米,是本市最重要的新能源供热品种。
北青报:新能源取代燃煤等传统能源供暖,意义有多大?对于雾霾治理能发挥多大作用?
市发改委:新能源供热,尤其是地热及热泵系统供热属于零排放,这也就是说,它对空气基本无污染。相较于其他能源品种,新能源是最为清洁的能源,用它进行供暖,对于环境而言基本没有负担。
北青报:地热及热泵系统是否还有可挖掘空间?潜力还有多大?
市发改委:可挖掘的空间、潜力是很大的,因为北京绝大部分平原地区和部分山区,都适合热泵系统运用。此外,本市地热资源也较为丰富,有十大地热田,这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空间还很大。
北青报:对于地热及热泵这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目前有什么鼓励政策和推广措施?
市发改委:本市一直很注重对新能源的推广,鼓励让更多企业参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按照《关于北京市进一步促进地热能开发及热泵系统利用的实施意见》,新建的地源热泵供暖项目,对热源及一次管网给予30%的资金支持。
另外,对于燃煤、燃油锅炉实施热泵系统改造项目,给予50%的资金支持。除此之外,为了推进农村煤改新能源,今年又下发了《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大煤改清洁能源支持政策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对农村地区的支持政策,对于整村实施的农村地区煤改地源热泵项目,给予50%的资金支持。
北青报:下一步对于地热及热泵系统这一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有什么安排?
市发改委:按照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未来本市将大力发展地热及热泵系统应用,新建区域将优先采用地热及热泵系统,同时重点支持煤改热泵系统。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办公区启动区,已确定将使用热泵系统这一新能源进行供暖和制冷。像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等项目,新能源也将会重点使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