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的当前表现与克服路径(2)

功利主义的当前表现与克服路径(2)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不能将功利主义标签化

功利主义在我国某些领域和地方确实存在,在某些人身上会体现出来。但是,也不能将功利主义作为标签,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事物简单地斥为功利主义。

人们正当的利益追求和权益保障与功利主义存在根本区别。个人利益是关系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利益问题,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首要表现。马克思就明确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列宁也指出,经济利益与每个人的生存密切有关,“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不仅不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而且承认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我们赞同和提倡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同时也明确反对那种极端个人主义。当前,党中央明确提出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因此,不能将人们正当的利益追求贴上功利主义标签。

有的学者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改革可以说是功利主义改革。”显然,这种说法是不能让人接受的。

首先,功利主义是人的思想和行为逻辑首先强调价值、有用性,用功利眼光、功利态度去观察他人和事物。功利主义具有明确的主体,也就是特定的人和集体。如果没有明确的主体,很难将某种行为界定为功利主义。同样,社会普遍采取某种行为,那么这种行为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功利主义。

就中国的改革来说,它不是由某个人或某些人出于功利主义而设计的。虽然邓小平同志被称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但这绝不意味着这场伟大的改革,从一开始便是他在中南海的办公室里构思好、下发给全国人民去执行的。事实上,这位“总设计师”几乎没有凭空“设计”过任何一项具体的改革举措。换句话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设计-执行-反馈”的机械过程,而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试验-总结-推广”的能动过程。邓小平曾说,“中国改革的发明权属于中国农民”,这充分表露了他自己内心中对这场改革的性质的清醒认识:改革是无数默默无闻的渺小行动主体分散地在各自的局部发挥冒险精神、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的探索和试错过程。

其次,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仅仅将其归为功利主义的经济改革是不正确的。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

将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归为功利主义,也是不对的。有的学者指出,中国的“功利主义改革的基本哲学是,经济发展是社会最大的‘善’, GDP 增长是最大的‘善’”。 这种说法与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相违背。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作为功利主义来批判和抛弃,在一定程度也就否定了基本路线。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具有客观必然性。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口的压力和人均资源的相对贫乏还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没有生存权、发展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该确立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人必须首先解决好吃、喝、住、穿的问题,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活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