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新轩:自由、开放、协同——世界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2)

成新轩:自由、开放、协同——世界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2)

三、以放松原产地规则降低跨国公司生产全球化的成本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跨国公司的生产已经遍布全球各个角落。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追逐最大的利益,跨国公司把产品的每个零部件甚至每道工序放置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原材料、劳动力等优势条件,实现全球成本最低。但原产地规则原本是判定一种产品国籍的法定标准,随着生产分割程度的提高,原产地规则逐渐影响了原材料、生产地点的选择,演变成了一种非贸易壁垒。而且原产地规则的严格程度越高,对生产的分布影响越大。为了使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各国或区域需要对于原产地规则进行放松,消除对生产工序地点、原材料选择等的负面影响,这样一方面降低了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跨国公司生产全球化的程度,进而可以带动世界各地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四、加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中的话语权

自1986年乌拉圭回合谈判后,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的提升,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中的影响力在不断加强,但话语权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使国际规则不能代表出各方面的利益。但在近十几年的发展中,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发展增速较快,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起到了重要的支撑。虽然2016年增速有些降低,但从全球整体看,依然是增速较高的地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目前估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2016年增长4.1%,预计2017年的增长率将达到4.5%,2018年加快到4.8%。 特别是,中国 2017 的增长预测上调升至6.5%。而且,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日前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信,2016年度,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1.2个百分点。相反,美国只贡献了0.3个百分点,欧洲的贡献更只有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的贡献率远超所有发达国家之和。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的贡献大国。虽然当一个高度成熟的经济体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时,由于边际资本报酬递减,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逐渐缩短,以及低生产率的农业向高生产率制造业重新分配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等问题,将会导致经济增速的放缓。艾肯格林(Eichengreen, Park, and Shin,2014)发现2011年中国已经接近缓慢增长国家的收入水平。但我国推行了再平衡发展战略,即一方面注重出口导向,另一方面扩大内需消费,生产产品的资本、技术密集度在不断提高,而且正在逐渐加大与需求相关服务部门产品的进口。这种再平衡发展战略不仅是一种结构性转型,而且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模式,将有利于我国保持可持续性较高增长态势,对世界经济发展继续做出贡献。另外,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特别提款权等,都体现出一个第二大世界经济体在国际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并且也证明了发展中国家有能力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中充当强有力的角色。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规则也同样需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参与。

总之,全球化、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任何一个国家如果选择纯粹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都是短视行为,长期一定会受到损失。《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过去十年间,各经济体开放程度出现下降,这直接影响到全球的增长与创新。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表示:“全球经济开放程度的下降正在危及竞争力,使领导者更难以推动可持续、包容性增长。”因此,需要所有的国家或地区,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还是最不发达国家,都要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中来,共同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自由程度、开放程度和透明度,各国之间注重财政、货币政策以及结构调整政策的协调,多维度、多层面地进行综合性改革,以推动世界经济的繁荣,进一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平衡,实现财富分配的公平和公正。 

本文是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东亚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对中国在区域中产业地位的影响研究。项目号:14AGJ013

(作者成新轩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欧洲学会常务理事)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