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低速增长阶段。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7年1月17日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16年第三季度的全球产出增长率估计约为3%(折年率),2017-2018年发达经济体以及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活动预计都将加快,将分别达到3.4%和3.6%,表明世界经济增长处于增长率3.7%以下的发展将持续七年。虽然2016年第三季度表现出了触底回升的发展态势,但由于欧盟经济一直疲软以及难民问题、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增速减缓、一些发达国家倡导国家主义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重建世界经济秩序,规制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以中国视角开出“药方”。
一、以地理连接推动全球贸易的便利化
贸易便利化是多哈会议中谈判的“新加坡议题”中的一项内容,WTO、UN、OECD以及亚太经合组织都对此都有一个定义,本质是简化和协调贸易程序,加速要素跨境的流通。贸易便利化是降低关税壁垒、逐渐消除非关税壁垒后继续扩大贸易额、提高贸易效率的重要工具,将有利于全球贸易自由程度的提升,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配置效率的改善。《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新加坡位居第二,主要原因就来自于贸易便利化程度非常高。WTO在2013年12月在巴厘岛签署了贸易便利化协议,这是1995年之后多边贸易谈判签署的第一个协议,但它的执行效果还要进一步加强。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依然乏力的情况下,需要成员国以地理联动加大贸易便利化的推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了欧亚贸易路线,从中国的重庆延伸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达到11179公里,把亚洲和欧洲联系起来。这被黑尔佳·策普-拉鲁什(Helga Zepp-LaRouche)于2014年11月提出的报告称为“新丝绸之路变成了世界陆地之桥”,涉及了六条国际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国—印度—缅甸,中国—中南半岛。这些贸易路线的沿边国家可以说已经触摸到了世界各个角落,依靠这种地理联系形成了紧密的贸易关系。如果在货物流动过程中协调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简化相关手续,提高贸易便利化的程度,将会有利于推动全球贸易的增长,降低贸易成本,提高商品国际流动的速度和规模,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最终起到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以区域贸易协定推动投资自由化
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提出,资本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永远追求的是最高利润。但目前,投资还受到各种限制,资本不能自由流动到效率高的地区,制约了投资的数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17年2月1日发布的报告,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约为1.52万亿美元,下降13%。流入发达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从2015年的历史高位下降了9%,约为8720亿美元。但流入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从2015年的3480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3850亿美元,增长11%。英国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更是从330亿美元激增到1790亿美元,增长了近6倍。中国利用外资依然保持稳定增长,较上年增加2.3%,达到1390亿美元。可见,直接投资总量在下降,虽然各个经济体的情况参差不齐,但总体拉低了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据此,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还需要提升投资的规模和质量,区域贸易协定可以成为重要的载体。截止2016年底,全球已经建立了423(向WTO通知并执行的)个区域贸易协定,应该在协定中加大投资自由化的条款,减少投资部门的限制,降低资金流入的门槛,提高投资中产生争端的解决效率。通过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协定带动投资增长,既避免全球化的风险,又可以通过以商品流动带动资本流动,使资本流向效率高的地区,便于直接投资实现蓬勃发展,起到敦促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