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以下”军改,习主席强调“三有”(3)

“脖子以下”军改,习主席强调“三有”(3)

“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习近平

纵观古今中外,哪一次历史性改革都有一个过程。公元前300多年,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用了整整11年才摆脱长期被动挨打的局面;19世纪的普鲁士军队,通过两轮大的改革,最终打败丹麦、奥地利、法国,统一德意志,前后将近70年;1992年开始的俄军改革,反复修正多次,20多年才把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制变成现实;越南战争后的几十年,美军一直致力于军队编制体制改革……

17

中国军队要重塑转型,同样不能指望“小刀切黄油”式的轻松,也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心理,而要“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一个脚窝一首歌”。

比开头更难的是坚持,改革的过程就是与困难“扳手腕”。改革大头在今年,阵痛也在今年。一方面,“改”“转”任务并重,既要立起新的运行机制,还要接续推进一系列新的改革任务;另一方面,无论是30万员额精简,还是政策制度调整,都涉及官兵切身利益。唯有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项任务一项任务地落实,用蚂蚁啃骨头的劲头,啃下一块块硬骨头,才能按“时间表”“路线图”如期完成改革任务。

马克思说,过时的东西总是力图在新生的形式中得到恢复和巩固。比如,在一些单位和部门,惯性思维和做法还没有彻底改变,“五多”还没有得到根本纠治,有一些协调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这些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来解决。

这一轮军改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做出的科学设计,是“瘦身”与“强体”,“布棋局”与“动棋子”,“淘汰老旧”与“增加新质”的有机统一。在领导指挥体制改革首战定局的基础上,接续展开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推动军队变革重塑的上下贯通,改革的总体效应日益彰显,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进入了快车道。

可以预见,通过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优化兵力结构规模构成,精干高效的现代化常备军将精彩亮相;通过体系建设、一体运用,调整力量结构布局,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将全面构建;通过需求牵引、创新驱动,改革作战部队编成,具备多种能力和广泛作战适应性的部队将闪亮登场。

18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史上最牛军改”既是一场拔河赛,也是一场接力跑;既需要快马加鞭未下鞍,又需要逆水行舟用力撑。只有使长劲、用韧劲,才能使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行稳致远。

19

这场“史上最牛军改”,擘画了我军未来的样子,将为今后国防和军队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49,等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那时的中国军队将是什么样子?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2049年中国军队将非常强大;俄罗斯媒体称,2049年中国的军事力量将会居主导地位;日本媒体称,2049年美中太空军事力量对比逆转......

这些虽有臆测的成分,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军“史上最牛军改”的深远影响和美好前景。

20

2049,我们有信心看到,人民军队通过这轮改革,已经从“跟跑”实现“并跑”“领跑”,成长为世界一流军队。

2049,再回望这场世纪军改,曾经遮蔽双眼的迷雾已经烟消云散,曾经遇到的很多难题已经迎刃而解。我们会发现,今天的纠结和痛苦是如此渺小,今天的牺牲和奉献是如此值得。

2049,每一个经历这场世纪军改的中国军人,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历史的创造者,强大的祖国、一流的军队是历史授予的勋章。

(执笔:徐卫东、习开宇、祝晓伟、周景红、张旭航)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